專家提醒,上市公司在投資信托理財產品時,除了考慮收益情況外,更應將產品的安全性放在首位。
□ 本報記者 呂 東
雖然同為上市公司,但因所處狀況不同,他們在與信托公司的“聯姻”中所采取的方式也是南轅北轍。這廂眾多上市房企紛紛借道信托以期獲得寶貴的資金,那邊剛剛IPO而“財大氣粗”的中小板、創業板上市公司們又準備將手中大量閑置資金購買信托理財產品。
對于這筆近5000萬元、年收益率7.8%的信托投資,勝利精密給出的理由則是為提高公司資金運用效益,增加股東回報。“今年以來該類信托計劃平均收益率為8%以上,而涉及房地產的則要達到9%,勝利精密所購買的該信托理財產品收益率顯然并不高,但相較于銀行存款和實業投資的收益情況,信托理財在收益方面還是具有極強的吸引力。”普益財富研究員趙揚昨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勝利精密“財大氣粗”
4900萬元出擊信托計劃
近年來,由于銀行利率走低,信托理財逐漸成為市場熱點,信托理財在2009年取得的驕人收益更是對上市公司極具誘惑力,從而備受追捧。而那些剛剛首發上市而資金充足的證券市場“新軍”們,則更是動力十足。目前金融機構人民幣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為2.52%,而若購買信托計劃,這一數值將達到8%的水平,收益差距非常明顯。
日前,今年年中上市的勝利精密發布了一則信托投資公告,公司擬用自有閑置資金4900萬元購買“蘇信理財*蘇州新獅重建發展有限公司股權投資項目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理財產品,該信托計劃由蘇州信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州信托”)設立,信托計劃資金不低于人民幣20000萬元,不超過30000萬元。
據了解,該信托計劃資金將按照1:1的價格以資本金增資的方式用于對蘇州新獅重建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州新獅”)進行增資,并約定蘇州高新區經濟發展集團總公司(以下簡稱“蘇高新集團”)在信托計劃期滿后受讓蘇州信托持有的蘇州新獅全部股權,信托期限為24個月。收益為固定收益,預期信托年化收益率為7.8%。
資料顯示,蘇州信托是經中國銀監會批準設立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其前身是蘇州市信托投資公司,最早于1991年4月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設立。2002年重新注冊登記,回歸信托本源業務。2008年5月20 日,蘇州信托有限公司獲銀監會批復,引進聯想控股和蘇格蘭皇家銀行(RBS)為其戰略投資人,公司注冊資本金增至5.9億元人民幣。
此次勝利精密所購買的信托產品年收益率為7.8%,對此,趙揚認為,這一數額要低于目前該類產品的平均收益率。“但若該信托計劃有實力較強的公司提供擔保,使得資金安全得以保證,上市公司的這一投資收益率也應可以接受。”他同時強調。而據本報記者查閱勝利精密公告發現,為保證該信托計劃的順利實施及資金收益安全性,蘇州信托與蘇高新集團同時簽署了關于蘇州新獅的股權轉讓協議,股權轉讓溢價率為固定,不隨著央行調整利率而調整。此外,蘇州高新區國有經營公司為蘇高新集團按期支付轉讓款提供不可撤銷擔保,而前者正是屬于擁有政府背景的平臺公司。
雖然有了多重保險以保證勝利精密這次信托理財產品投資,但相關風險還是存在的。從其公告披露看,在2010 年前后蘇州新獅負責開發的項目主要是“城中村”項目所涉及的各村的住戶動遷、土地整理和一期安置房的建設事宜,若項目建設過程中存在著工期延誤、施工質量、特殊地質條件等事項影響,均會給項目建設帶來風險,從而對該信托項目的運行及信托收入的實現產生影響。
更為重要的是,從去年起國家針對房地產行業出臺了一系列調控措施,而該份信托計劃所投資的蘇州新獅恰屬于房企。因此,如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地方財政稅收等相關政策或相關法律、法規發生變化,也可能對該信托計劃的信托收入造成一定影響。
對于此資信托理財產品的投資,勝利精密認為,公司目前經營情況良好,財務狀況穩健,自有資金充裕,在保證流動性和資金安全的前提下,購買低風險理財產品,將提高自有資金的使用效率,增加公司自有資金收益,不會對公司生產經營造成不利影響。同時,勝利精密承諾,在購買該理財產品后的12個月內不使用閑置募集資金暫時補充流動資金或將募集資金投向變更為補充流動資金。
對于這股上市公司購買信托理財產品的熱潮,信托業內專家對本報記者表示,上市公司投資信托理財產品時,除了考慮收益情況外,更應將該產品的安全性放在首位,應盡量選擇資金實力強、誠信度高、資產狀況良好的信托公司。
中小板創業板IPO公司
超募資金運用引關注
今年上半年登陸中小板的勝利精密,首發規模為4010萬股,發行價13.99元,其募資金額為52612萬元。據此計劃,此次用于購買信托理財產口的資金接近該公司募資總金額的近十分之一。勝利精密此次購買信托理財產品雖然動用的是企業自有閑置資金,但也從另一側面揭示了目前IPO公司,特別是中小板、創業板公司上市后在資金使用方面上的種種不足。
“近期以來,多家中小板、創業板公司在上市后,企業資金特別是在超募資金使用上一直存在問題。眾多資金并未投入公司主業生產經營當中,反而不是購買理財產品,就是加入“打新”大軍,而大多數更是干脆讓寶貴的資金放到銀行“睡覺”。”一位業內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
中小板、創業板上市公司超募現象已引起監管部門的高度重視。對于超募資金使用的風險,深交所已分別于去年9月和今年1月發布《中小企業板信息披露業務備忘錄第29號》、《創業板信息披露業務備忘錄第1號———超募資金使用》對此進行制度上的規范 。盡管相關文件進行了明確的規范,但中小板、創業板超募資金非法使用或干脆“棄之不用”的事件還是頻頻發生。
根據截至目前已披露半年報的創業板上市公司數據顯示,109家創業板公司募資凈額合計約726億元,而據已公開的募資使用情況統計,已投入募集資金僅有77.5億元,簡單推算,應該還有近九成募集資金被創業板上市公司放到了銀行吃利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