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凈賺至少7500萬
記者 伊莎 見習記者 戴韻
“保薦+直投”,已成為券商新的盈利模式,越來越多的IPO過會公司背后出現了券商直投公司與保薦機構同為一家的現象。不過對華泰證券來說,這可是其“保薦+直投”模式的第一單。日前證監會公告稱,將于8月20日審核江蘇通鼎光電的首發申請。而通鼎光電的保薦承銷人正是華泰證券,而其全資子公司華泰紫金已入股500萬股。
“保薦+直投”通鼎光電
通鼎光電從2007年上半年開始,便緊鑼密鼓地開始準備上市。集團旗下的盛信電纜廠通過審計、評估,于今年5月完成股份制改造,成立了江蘇通鼎光電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5月,通鼎光電改制設立股份公司,各股東的持股數與出資額等同。2008年7月,通鼎光電正式進入上市輔導期。
一年以后,即2009年9月,通鼎集團將其持有的500萬股轉讓給華泰紫金,轉讓價格僅為4元/股。資料顯示,華泰紫金正是公司保薦人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成立于2008年8月12日,注冊資本2億元,經營范圍為股權投資。華泰紫金的實際控制人為江蘇省國資委。而華泰證券是于2008年月底獲得了證監會關于公司開展直接投資業務試點的申請。
也就是說華泰紫金獲得500萬股的代價僅僅是2000萬元。而2009年銅鼎光電的基本每股收益為0.42元,如果按照中小板平均48.61的市盈率計算,公司若成功上市,發行價格至少為20元/股。也就是華泰證券一年的時間就將凈賺7500萬元,這可比其承銷費用高出很多。
事實上,2009年以來,隨著新股上市的步伐不斷加快,華泰證券成功保薦了8家公司上市,其中只有中國北車一家是主板上市、其余7家如洋河股份、廣聯達、森源電氣等都是于中小板上市。然而在這8家公司中,華泰證券都只是擔當保薦人和主承銷商,公司并沒有介入直投業務。
過會率100%
隨著創業板的開啟,券商直投業務再一次開展得如火如荼,券商直投及由此引發的中介“不中”、灰色暴利交易也引起了市場的關注和爭議。
據統計,截至目前“保薦+直投”項目的十一單保持著100%的過會率。已經上市或過會的直投項目中,90%以上都屬于由同一券商投行保薦和旗下直投公司參股的業務。
8月11日,廣東佳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成功過會,這也是今年以來“保薦+直投”項目上會的第十一單,公司也再一次延續了100%的過會率。資料顯示,國信證券旗下的直投公司國信弘盛以3075萬元獲得佳隆股份500萬股。粗略估算,佳隆股份上市后,即使減去轉給社保基金的260萬股,國信弘盛持有的240萬股市值將超過6000萬元。
國信弘盛自2008年8月成立以來,兩年已播下18顆直投種子,如今已有6顆開花結果,除佳隆股份外,還有陽普醫療(300030)、金龍機電(300032)、鋼研高納(300034)、三川股份、隆基硅材,5家公司平均投資市盈率為8.9倍。除國信弘盛外,包括中信、海通、平安等直投業務的先行券商都獲益匪淺。
如平安證券保薦的銳奇工具有平安財智在2009年8月投資1392萬元,廣發證券保薦的華仁藥業、青龍管業則由廣發信德分別在2009年8月和2009年3月投資3200萬元和400萬元。據估算,上市成功后廣發信德依據發行價即可在青龍管業獲得超過13倍的賬面收益,而在已上市的8家券商的“保薦+直投”公司中,直投平均賬面回報率超過6.4倍。
資料顯示,上世紀90年代國內券商直投業務也曾開展得轟轟烈烈,但后來因其巨額虧損及凸顯的種種社會問題而于2001年被叫停。2007年8月底,隨著券商第三方存管等機制的清理實施,可以形成有效的防火墻,控制大多數風險,于是券商直投再度啟動。
統計數據顯示,自2009年以來,平安證券以承銷38家公司的首發而遙遙領先,承銷與保薦費用高達153,718.46萬元,位居第一。其次是國信證券,不到兩年的時間,公司承銷了32家公司上市,承銷與保薦費用為106,046.75萬元,卻是位居第四。
《投資快報》發自廣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