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輔導期內大批量引入股東難逃“大把撒錢、PE腐敗”嫌疑
商報記者 張淑賢
“PE腐敗”無疑是近期的熱門話題,易聯眾和浙江步森均先后深陷其中。商報記者日前發現,昨日IPO申請成功過會的易世達在上市輔導期內更是突擊引入4家創投和42位自然人(其中30名為新增股東),至于緣何引進以及30名新進股東的背景等資料,易世達招股書(預披露)均只字未提。
30位自然人突擊入股
2009年9月10日,天津博信、秉原創投、海融創投、鳳凰資產等4家單位和42名自然人合計向公司新增投資8800萬元,其中1100萬元為新增股本,剩余7700萬元計入資本公積。
此次增資主要用途為開展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建立研發和關鍵設備生產基地及補充公司流動資金的需要。截至易世達招股說明書簽署日,增資資金的使用情況為支付購置土地的保證金3180萬元、暫用于補充流動資金5620萬元。
在42名自然人中,易世達原自然人股東12名,對該老股東增資無可厚非,但新增自然人股東仍多達30名則有點無厘頭了。
更值得關注的是,易世達對該30名新增股東的信息、是否是公司員工以及與公司乃至原股東有無關系等均一字未提,這讓30名新增股東的身份頗為神秘。“近期深陷PE腐敗漩渦的易聯眾僅是出現一名神秘女股東,其與易世達30名神秘股東相比,無疑是小巫見大巫。”一位市場人士在得知易世達IPO前大舉引進30名自然人股東時稱。
商報記者查閱發現,易世達該30名自然人股東增資購買的股份從1萬股到40萬股不等,其中自然人蔡杰新入股規模最大,為40萬股,喬雅萍、錢波、田洋和黃惟紅等6人的認購規模也都在10萬股以上,認購規模居前的4位自然人均躋身于易世達前十大自然人股東之類。
易世達雖然在招股書的“發行人核心優勢”提及“2009年增資擴股吸引公司技術和管理骨干為公司股東”,但尚無理由表明其所稱的即是2009年9月份的那次擴股,而且易世達披露信息已顯示,認購增資股規模居前的四位自然人蔡杰、喬雅萍、錢波和田洋均不在公司任職。
定價無法撇清PE腐敗
根據招股書披露,易世達此次增資價格為8元/股,以增資后總股本4400萬元計算的2008年每股收益0.64元為基礎,該次增資的全面攤薄市盈率為12.50倍,全面攤薄市凈率為2.45倍。
雖然易世達號稱此次增資定價公允,但去年9月份創業板首批上市公司已拉開上會詢價大幕,“創業板當時過高的市盈率,創投和自然人在IPO前入股仍是穩賺不賠的買賣。”一位券商人士對商報記者表示。
易世達披露的財務數據顯示,其去年實現凈利潤3811.48萬元,以發行后的總股本5900萬股計算,發行后的每股攤薄收益為0.65元,參照目前創業板新股平均50倍的發行市盈率,則易世達發行價就將高達32.5元。
暫不考慮上市后二級市場上的溢價,則30名自然人在IPO前認購的股份,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溢價幅度就將高達306.25%,其中認購規模最大的自然人蔡杰,一旦易世達成功發行,其就將大賺近980萬元。
上述券商人士告訴商報記者,雖然巨大的溢價空間不能成為PE腐敗的依據,但易世達在上市輔導期內,大批量引入自然人股東確實詭異,“大有批量撒錢的勢頭,當然也難逃PE腐敗的嫌疑。”
四創投均為自然人控股
不僅新增的30名自然人將賺得盆滿缽滿,4家突擊增資的創投公司也將撈一筆。值得關注的是,4家創投的實際控制人均已為自然人股東,其中兩家創投則是在入股易世達之后由國有變為私有的。
天津博信成立于2008年4月1日,其合伙人為31名,其中自然人為28名,認繳和實繳出資7億元,出資比例最大的為自然人陳灝康,認繳比例為14.29%。鳳凰資產成立于2009年1月15日,實際控制人為自然人韓鐵山。
秉原創投2008年7月31日成立,中原高速(600020)是其唯一出資人,實際控制人為河南省人民政府。然而,今年3月18日,自然人康瑪水投資7000萬元人民幣對秉原創投進行增資。增資后,秉原創投注冊資本增至12513萬元,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變更為康瑪水。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海融創投上。該創投成立于2007年12月29日,成立時注冊資本和實收資本為10000萬元,控股股東為大連海創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為大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
今年6月21日,大連寶紅投資有限公司以貨幣資金11000萬元對海融創投進行增資,增資后,海融創投的注冊資本和實收資本增至21000萬元,控股股東變更為大連寶紅投資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變更為林愛華。
天津博信、秉原創投、海融創投和鳳凰資產分別持有易世達500萬股、150萬股、125萬股和100萬股,以預估的發行價32.5元計算,則4家創投的持股市值將分別高達1.63億元、4875萬元、4062萬元和3250萬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