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兆瓊
7月3日起,招商證券就上市事宜開始與機構投資者溝通。與此同時,中海海盛、中糧地產等公司的股價短短幾個交易日內飆漲近20%。在“招商證券已拿到證監會批文,即將成為繼成渝高速之后第二只啟動IPO的大盤股”的信息的刺激下,與其相關的公司股票開始發力。
本報在招商證券招股說明書的股東列表中發現,大量的法人股股東將在招商證券的上市中獲得巨額收益。引人注目的是持有1.5億股招商證券股權,占招商證券總股本的4.65%的上海重陽投資有限公司,而這家公司的控制人為2007年列榜的裘國根。
招商證券的價值
事實上,招商證券自2008年9月已經通過發審委核準,而IPO的時點,只差證監會一紙批文。
按照已經通過的審核,招商證券將發行35854萬股,保薦機構為瑞銀證券和高盛高華。“招商和光大哪家在先不一定,但目前的時機對于券商上市非常有利。”海通證券券商分析師謝鹽表示。
根據2008年證券業協會的數據,在經紀業務交易量上,招商證券33839億元,排名第8;承銷業務方面,招商證券承銷金額277.01億元,排名第11;主承銷數量方面,招商證券14家,排名第9;受托管理資產上,招商證券受托128億,排名第2。
數據顯示,招商證券的營業收入由2005年的4.76億元,增加到2007年的100.08億元,增長了20多倍,年均復合增長率為358.6%;凈利潤由2005年的3385萬元,增加到2007年的506242萬元,增長超過100倍,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122.8%。
分業務來看,招商證券經紀業務貢獻了約53.84%的營業收入,自營業務貢獻了28.55%的營業收入,這兩項業務合計占營業收入比例達82.39%。
過去四年隨著中國經濟證券化率的迅速提高,資本市場也超常規發展,招商證券與其他證券公司一樣得以超常規成長。公司獲得高達20倍的主營業務收入增長與超過100倍的凈利潤增長。這種超常規的成長也讓公司的股東獲得高額回報,這也成就了那些在中國股市大牛市前夕對證券行業的成長有超前理解力的投資者。
券商估值大幅提升
目前,兩市已經上市的券商股隨著市場的回暖,股價已經大幅上漲。上市的許多中小券商PB(平均市凈率)超過6倍,有些已經超過10倍,處于高估值狀態。
按照7月9日的收盤價格,中信證券的總市值超過2000億,海通證券市值為1500億左右。
“招商證券肯定比海通證券要好,招商證券在品牌、經紀業務、投行方面都比海通好,而且還有博時的股權,博時的股權也為招商證券提供相當高的投資收益。”一位基金經理表示。
目前,招商證券擁有博時基金48%的股權,根據博時2008年的利潤,粗略計算,將為招商證券貢獻利潤20億。
而經紀業務,招商證券更不遜色。據統計,2009年前5個月滬深兩市合計股權基成交額為200666.95億元,同比增長8%,占到了2008年全年總成交額的57%。如果2009年全年能保持1季度的成交額,則2009年全年的成交額將達到43.93萬億,將比2008年全年的35.05萬億增長25.34%。成交額的穩步回升,為券商業績的穩定增長奠定基礎。
在上半年成交金額的支撐下,券商傭金收入達600億元。單6月,股票基金權證成交額達到48743.01億元,比5月增長22%,其中股票成交46120.01億元。以行業平均費率水平,即股票交易收取0.13%傭金、基金交易收取0.1%傭金、權證交易收取0.04%傭金計算,6月券商行業傭金總收入達到122.23億元。
“招商證券經紀業務為其貢獻約一半的營業收入,市場的回暖,經紀業務傭金收入的增長將為招商證券的利潤增厚至少40%以上。”一位券商分析師表示。
分析師謝鹽認為:“根據招商證券2008年凈利潤22億元計算,合理估值每股應在17-21元左右。”
超級投資者
伴隨招商證券的上市,位列招商證券第六大股東的上海重陽投資有限公司與浙江日月控股集團也浮出水面。根據招商證券的招股說明書,上海重陽投資有限公司擁有1.5億股招商證券股權,占招商證券的4.65%。該筆股權是2006年初由深圳華強集團轉讓,轉讓價格為1.54元/股。上海重陽投資由裘國根、駱奕夫婦持有。
浙江日月控股集團則持有招商證券5500萬股,占總股本的1.71%,浙江日月由虞阿五、虞兔良父子持有。粗略計算,招商證券如果按照上市后每股定價20元計算,上海重陽投資持有的招商證券價值為30多億元,而浙江日月集團持有的市值也超過10億元。
不過,由于券商上市而獲得高額收益的還將大有人在。根據光大證券招股資料,光大證券的股東華夏董氏兄弟商貿集團的董配永、董配常兄弟持有光大證券2000萬股,鞠淑芝的上海宏普實業投資有限公司持有1200萬股等。
“2005年的時候,光大證券增發,每股1塊錢,當時根本就沒有人要,那時候大家都說券商要破產,要重新洗牌,那時候敢于投資券商的是非常有投資眼光的,現在獲得超額收益也是應當的。”光大證券一位內部高管稱。
三四年前,招商證券的主營業務收入只有現在的5%不到,凈利潤不到現在的1%。但是,過去幾年招商證券的成長性給股東帶來了超額的投資收益。現在看來,即便當年這些投資于證券公司股權的投資人確實對證券行業的發展具備相當的洞察力,卻也未必想象得到今天的超額回報。
事實上,當年能預測到證券公司在中國資本市場超常規發展中的超常規成長,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2006年招商證券配股時,就有大量擁有配股權的法人股東放棄了配股。
同樣,2006年初,二級市場的投資者在面對券商類股票時也是猶豫不決的。當時,中信證券交易價格只有不到6元,并震蕩長達數月時間,至2007年牛市結束時獲利也超過20倍,相比同期買入招商證券這些法人股東收益率并不差。實際上同期買入二級市場上的券商和參股券商的上市公司,像遼寧成大、吉林敖東等,都有差不多的獲利空間。
超額投資收益源自前瞻性與洞察力,這在證券公司的投資上表現得淋漓盡致,但當年,并不是每個人都愿意買進還沒有擺脫麻煩的券商類股票。
來源:經濟觀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