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捷
伴隨著二級市場的紅火,新發IPO的網下超額認購倍數水漲船高。
作為IPO重啟第三單,家潤多再獲機構熱捧,其網下超額認購倍數達到244.2倍,超過此前三金藥業的164倍和萬馬電纜的189倍。
“其實這幾個新股發行價都不便宜,但市場就是錢多,發了想沒人要也難。”信達澳銀精華基金經理曾國富向記者感嘆。
然而,與新股被火爆申購相悖的是,諸多機構人士對此輪“打新潮”并不感冒。
“我們參與熱情并不高,主要還是因為收益率低。”友邦華泰價值增長基金經理汪暉如是說。
基金“大佬”缺席
網下認購依舊火爆,但在獲配機構名單中,卻鮮見“大佬”的身影。
公告顯示,獲得IPO重啟第二單萬馬電纜網下配售的基金公司僅22家,而博時、南方、易方達等大基金公司依舊未參與萬馬電纜的網下配售。
“新股發行制度改革,提高了機構的機會成本,畢竟打新股要占用不少資金,而即使中獎后,申購上限也就千分之一,與其如此還不如趁現在市場紅火,在二級市場賺一筆。”某基金經理向記者解釋, “事實上,在一級市場積極打新股的多為債券型基金。”
據統計,參與萬馬電纜網下配售的基金一共才有48只,而其中有25只為債券型基金,占比超過50%。
“今年債券收益率低,對于選擇余地較低的債券型基金而言,打新股不失為一個提高收益水平的機會,但是偏股型基金可以在二級市場找機會。”曾國富表示。
另一方面,較高的發行價也令一些機構也“叫苦不迭”。
國投瑞銀某基金經理認為,發行價之所以高,一方面是因為市場的確有熱情,另一方面,也有被投行推高之嫌。
“比如萬馬電纜,保薦人給予的合理價值區間也在12.42元~14.89元,你說最終發行價格能不高嗎?”
“不差錢”推波助瀾
在諸多機構眼中,新股并非“香餑餑”,那么下幾筆IPO的超額認購倍數是否有降下來的可能?
申銀萬國資產管理部總經理單蔚良分析,雖然打新股的收益率不一定會高,也會吸引資金量充沛的機構參與。“這個市場就是‘不差錢’,放著還不如打新股。”
據單蔚良透露,一些大的企業集團,正通過旗下子公司的名義開立股票賬戶,以解決一個賬戶的限制。 同時一些信托公司,也正通過開立多個理財計劃的形式設立多個打新股賬戶,以解決申購規模的瓶頸。
“這樣的話,進入市場的資金會越來越多,只要IPO節奏不太快,未來新股的超額認購倍數只可能更高,而中簽率只會更低。”單蔚良表示。
中投證券某副總對新股在高價發行下亦受到高倍數的超額認購感到擔憂,“機構拿到新股后,都有三個月的鎖定期,三個月后二級市場表現如何尚很難說,會存在到時跌破發行價的可能。”
單蔚良判斷,隨著大盤股的陸續推出,較高市盈率發行的股票將隨之減少。“畢竟剛推出,詢價是會有沖動,而且最近的幾個小盤股的成長性比較好一些,很難想象成長性并不太突出大盤股發行市盈率會在30倍以上。”單最后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