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婷
證券市場一朝回暖,又見企業摩拳擦掌“打新股”。弘業股份(600128)本周通過議案,將利用不超過2億元的自有資金進行證券投資,主要以一級市場申購新股為主。
雖然弘業股份的這則公告未必是今年第一家宣布“打新”計劃的公司,但又見上市公司“打新股”,難免讓一些投資者心緒為之一振,有人甚至認為,今年首例上市公司“打新股”昭示了股市回暖、人心思動的市場前景。
然而細究此公告,卻可發現其中隱藏頗多端倪耐人尋味:目前沒有新股上市,何出打新之舉?莫非近期IPO有望解凍?又或許打新與創業板相關?
打新股實在是頗具中國特色的專用詞匯,妙就妙在一個“打”字,把新股中簽幾率之小、組織巨額資金進行投機的心理之急迫,描繪得惟妙惟肖。數據顯示,2007年1月至2008年9月,IPO新股上市首日的平均增幅達到153.98%,但中小散戶的中簽率卻少得可憐,2007年為0.307%,2008年只有0.106%,中簽無異于彩票中獎。
時至今日,股指雖然接連上漲,但從2008年9月開始的“IPO僵局”卻始終沒有打破,國內A股市場一直未能增添“新丁”。雖然有觀點認為,IPO重啟或許在2500點附近,但更有權威人士透露,IPO重啟將與新股發行制度改革相配套,只有解決了新股發行存在的問題,才能重新啟動IPO,其中,兼顧各方利益尤其是小投資人利益是改革思路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由此看來,IPO重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即使弘業股份做出的是全年計劃,也不能由此斷定下半年IPO必然重啟。由此,一些投資者認為,弘業“打新”的目標十有八九是鎖定在創業板上。
根據創業板管理辦法,首批上市的創業板企業有可能在今年8月掛牌。證監會多次強調,要防止創業板公司掛牌首日股價被爆炒的情況發生,盡量避免創業板對主板資金的沖擊,但即使是這樣,在6、7月份之間,市場或將迎來打新的資金高潮。從這一時間節點看,準備“打新”的上市公司真是要厲兵秣馬,弘業股份此舉正可謂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了。
不過,打新的風險也不可小視。一些市場人士警告,經濟危機的不良影響尚未消除,而且發行制度將更為市場化,不能一廂情愿地認為新股是只漲不跌、穩賺不賠的搖錢樹。另外,如果說創業板是高收益的投資品種,也必然是高風險的投資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