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檀[微博]
6月9日出臺的新股發行體制改革征求意見稿,市場取向與信用定價是兩大亮點。
新股發行體制改革部分改到實處,部分受制于體制。
以透明公開的信息增強信用值得關注。申報即披露制度,使擬上市公司的財務數據在陽光下曝曬的時間更長,媒體、公眾的監督也將更細致更全面,滿紙謊言往往禁不起時間的考驗。證監會抽查底稿也是行之有效的管控手段。
信用監管延伸到詢價與定價過程,所有檔案全部存檔備查。新股發行還將引入獨立第三方對擬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進行風險評析,為中小投資者在新股認購時提供參考。
從證監會已經公布的處罰結果來看,造假的中介與高管受到較以前嚴重的處罰,從萬福生科到新大地,中國股市有了懲處造假的經典案例。
信息準確定價也就準確,證監會決心讓市場自主定價,暫停新股發行等行政手段退出舞臺,由市場決定價格。
為了保護中小投資者,提高高管減持門檻,以防止頻發上市公司業績變臉、高管無本套現、股民大量被套的悲劇。
但新股發行中的一二級差價無法得到改變,一級市場的既得利益集團不會因為某幾個強勢的個人投資者參與定價就改變利益格局。長期以來,新股發行一級市場成為肥肉市場,而二級市場成為接盤市場,普通投資者不得不以打新股的方式,分得一點殘羹剩飯。問題在于,如果一級市場定價的利益共同體表面上非常完備,卻高報低買,大肆獲得人情收益與價差收益,監管層該如何處置?
核心圈錢漏洞未堵要批評,有盡力的官員在信用透明等方面做足了文章,如果沒有基本制度配套,技術上的修補、鐵腕監管很有可能被套現者撕得千瘡百孔。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