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晴
監管層重棒揮下,對萬福生科案相關中介機構和責任人開出了嚴厲罰單。
其中,平安證券[微博]將被暫停保薦資格3個月,罰沒合計7650萬元。此外,平安證券還拿出3億元賠償基金先行賠付。
對此,有資深投行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表示,萬福生科事件的發生,反映了整個行業在IPO市場快速發展之下制度缺失,以及投行領域普遍存在忽視風險的行為失范。
該負責人稱,在市場快速發展過程中,保薦機構在業績和利益的驅使下,存在“跑馬圈地”,相互攀比,大干快上、倉促上馬的浮躁風氣。發行節奏的加快和高股價、高市盈率帶動的超募傭金收益,更助推了券商這一整體急躁氛圍。
“業績至上、利益至上成為不少投行的首要甚至唯一目標。與此同時,行業整體風險控制的責任意識和理念并未得到充分強調和重視。”該負責人說。
前述投行負責人直言,保薦制下賦予的保薦機構和保薦代表人資格,很長一段時期是作為一種稀缺的通道資源而存在的。由于通道本身附有較大的政策紅利價值,能夠給投行帶來足夠豐厚收益,在此情況下,投行的主要精力是放在最大限度地取得通道收益上,并通過對通道資源的爭奪和不斷提高通[微博]道周轉率和利用率,來實現價值的最大化。
“由于通道收益豐厚,券商投行通過引進和增設團隊和業務部門,抓住所有業務機會野蠻生長,極易形成以‘包工頭’和‘生產隊’特征的粗放復制的擴張模式。”該負責人稱。
本報記者了解到,目前,不少券商對通道收益的過度追求,也不可避免地造成投行從管理者到從業人員都出現重數量、輕質量的導向,重視短期實現利益、長期責任意識淡薄。而各券商爭奪通道造成的從業人員無序流動,更進一步加劇了個人的短視行為,忽視了對機構和平臺的長期聲譽維護。
此前,平安證券團隊人數從投行2004年保薦制以來的49人增加到高峰期的350人,保薦代表人從最初7人增加到85人,每年的申報和發行家數從每年幾家迅速激增至2010的51家、2011年的42家,連續兩年居于行業第一,同時人均產能指標也攀升到行業最高水平。
在產能急劇擴張的同時,忽視質量的粗放特征也開始凸顯。一切業務流程、組織架構、業績指標也都圍繞著更多、更快產出項目而設置。
在現有投行模式下,為激勵各個業務團隊進行業務拓展的狼性,很多以中小項目為特點的券商,主要實行項目直接提成制度,個人收益直接與項目傭金收入掛鉤,按單結算、迅速兌現。
由此帶來的行業潛規則就是,投行人員的收入主要來自于項目傭金的實現,因此盡可能多、盡可能快地推動項目過會發行,而不是發現問題終止項目,成為相當部分投行團隊的“理性”選擇。
平安證券有關人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表示,傳統的通道投行模式已經開始逐步接近天花板,并且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系列風險隱患。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