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批也好注冊也罷 新股IPO應高懸法律之鞭
文/袁元
審批也好,注冊也罷,只不過是新股發行的形式變化而已。不過,不管是審批還是注冊,高舉法律的正義之鞭,讓那些侵犯中小投資者利益的大股東傾家蕩產,國內投資者才能迎來真正的股市春天。
近來的股市喧囂異常,在證監會主席郭樹清日前發出史上最牛的股市預測評論之后,各路投資機構自然是心領神會,齊心合力把股指拉上60日均線,滬指也終于站上告別3個多月的2400點關口。股市的上漲,撩撥著投資者的春心,下一個上漲的板塊會是誰?
早在今年年初,當投資者對今年股市最為憂慮不解之際,本刊在預測2012年股市大的走勢趨勢時,以“最漫長的牛市”為2012年股市打下了鮮明的烙印。其后,國內股市最為著名的“空頭司令”侯寧也轉空看多,原先一片看空的國內股評界也逐步有了一點點看多的氛圍。其實,現在大家所評論股市看多的理由,基本上和本刊當時預測時所說的差不多。
饒有意味的是,與以往不同,此次股市的上漲與證監會主席郭樹清的幾番講話密切相關。在燒起嚴懲內幕交易、實行強制分紅制度、呼喚養老金等長線投資者入市“新官上任三把火”之后,郭主席又把改革的目光盯向新股IPO發行制度。據媒體報道,郭主席在一次內部研討會議上提出一個命題:IPO不審行不行。一石激起千層浪,圍繞著“IPO不審行不行”這個命題,業內外人士展開了激辯。有人認為IPO如果不加審批,采取注冊制度,會導致大量新股涌入股市圈錢,如果股市資金面承受不了,則可能會出現暴跌乃至于崩盤的格局。“不審則崩”成為這些人最為關鍵的觀點。另一方面人士則認為,采用注冊制審批新股發行之后,證監會就會從目前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的尷尬身份中剝離出來,可以更為有效地執行監管,切實保護中小投資者的
面對“IPO不審行不行”這個命題,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中小投資者聽上去也頗有些云山霧罩的感覺。其實,從國際資本市場發展的趨勢來看,從審批制邁向注冊制,那是大勢所趨。不管是國際最為發達的美國股市,還是國內的香港股市,新股發行都是注冊制,只要公司的發展符合上市的門檻要求,那就可以上市。按照這個角度推理,滬深股市從審批制改為注冊制,亦無什么不妥。至于有人擔心新股發行改為注冊制之后會不會導致崩盤,筆者以為可能性不大。因為當新股發行改為注冊制之后,新股發行的市盈率會大大降低,就像如今香港股市一樣,上市之后的市盈率也就在10倍左右,而且上市之后的再融資也是市場說了算,市場沒人愿意掏錢,再融資也就成了一句空話。因此,新股發行由審批制改為注冊制,對于新股發行來說影響不大,但是對于如今已經上市的老股來說,它們將面臨股價暴跌、市盈率被拉平的慘象。因此,如今叫嚷“不審則崩”的一些人士,估計是已經先知先覺地發現了這一點才這樣評論的。
審批也好,注冊也罷,只不過是新股發行的形式變化而已。不過,不管是審批還是注冊,高舉法律的正義之鞭,加大對違反“三公”原則者的懲處力度,讓那些侵犯中小投資者利益的大股東傾家蕩產,國內投資者才能迎來真正的股市春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