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鼓勵持續融資以抑制首發超募,并將試點退市制度
蔣飛
近日,證監會有關負責人密集宣布了針對創業板的一系列新政,包括多管齊下抑制高價發行、非公開發行公司債和試點退市制度,堪稱創業板兩年來最大的政策動向。這一“組合拳”有望對創業板公司的融資行為形成積極引導,加強市場本身的扶優劣汰機制。
改變“重首發、輕持續再融資”
“前期上市的大部分創業板公司的超募資金還在,新上市的公司暫時也不會有更多融資需求,所以我覺得創業板非公開發行公司債眼下還用不著,但長遠來看應該是為了豐富創業板公司的融資渠道!币患掖笮妥C券公司的保薦代表人昨天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
這位曾輔導過兩家創業板公司上市的保薦代表人對本報記者表示,目前創業板的再融資制度還沒有正式出臺,非公開發行公司債實施的原因可能是操作相對簡單。
2009年創業板推出后,一大批上市公司的首發市盈率高得讓人瞠目,并因此超額募集了大量資金。這種現象有其客觀原因:一是當時股市處在上升周期,炒新泛濫;二是與創業板伴隨推出的新股發行制度改革需要時間積累成效,雖然發行定價的窗口指導成為歷史,但市場約束機制和詢價機構的定價能力卻不可能一蹴而就。
然而,制度本身的內在缺陷也不容忽視。事實上,早在創業板推出之前,深交所就已經注意到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重首發、輕持續再融資”的現象。一次性募集大量資金不但不利于資源優化配置,也無益于促進上市公司改善管理、提升業績。上市后大股東和高管手中的存量股份瞬間增值,一些高管為了能套現甚至不惜離職。相反,那些能夠在若干年間持續從資本市場獲得資金的上市公司,往往需要有過硬的業績和規范的公司治理,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
深交所高層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深交所正在探索中小板和創業板的小額快速再融資制度。這種制度安排一方面符合中小創新型企業融資需求短頻快的特點,另一方面也能引導上市公司對首發融資規模的預期,做好長期的融資安排。
本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小額快速再融資的難點仍然是如何加快審批效率。證監會今年以來在提高主板公司發行公司債和再融資審核效率方面已經做了諸多嘗試,包括分道制審核、為優質規范公司提供綠色通道等。這些努力與小額快速再融資的制度設想已經十分接近。
解決退市不暢
如果說IPO是創業板的入口,那么退市制度則是創業板的出口。針對入口高價發行的問題,證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多管齊下進行治理,重點抓提高信息披露質量,加強建立中介機構的問責機制,對發行環節的問題加大查處力度,同時加大風險提示、努力提升透明度等。
出口環節則是老問題。由于歷史原因,主板公司的退市制度一直不暢,導致績差公司死而不僵、殼資源和重組股炒作的弊病。創業板沒有歷史包袱,天然是推行制度改革的良好標的物;建立創業板的退市機制,也是其完善自身新陳代謝能力的必由之路。
根據證監會有關負責人的表態,解決退市不暢的問題,首先是明確退市標準,縮短退市時間,對于申請恢復上市的提高審核門檻,這里的關鍵是可操作性和“快速退市”,同時加強對借殼重組的審核。其次是解決退市后去向,建立單獨的板塊并做好風險提示工作,切實保障投資者利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