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評論人士皮海洲
最近股指持續下跌引來市場上救市呼聲不斷,尤其是新股發行更是“千夫所指”,要求對新股發行實行“計劃生育”呼聲尤其響亮。
針對市場上的呼聲,有人在媒體發文稱“中國股市之疾非一日之成,亦非單方面原因所致,絕非一劑靈丹便可‘藥到病除’”。文章強調,中國股市的新股發行制度改革一直在朝市場化方向推進,無論是發行定價,還是發行時間,都應該由市場來決定。文章稱,暫停或放慢新股發行可能會暫時使股市止跌回升,但治標不治本。
應該說,中國股市確實沒有“靈丹妙藥”,但這絕非是新股濫發借口,正因為中國股市是一個“病號”,所以當前要做的事情就是要為中國股市治病。雖然沒有“靈丹妙藥”,需要“多方求解”,但有一點卻是明確的,那就是要積極地為股市治病,而不是通過加大新股發行力度來加劇股市病情。
誠然,暫停或放慢新股發行治標不治本,但它至少可以暫時止血。既然明知在目前少有新資金入市情況下,股市不斷擴容必然造成股價下降,卻又為何不控制新股發行節奏、放任股市失血呢?
雖然中國股市新股發行制度改革在向著市場化方向推進,但目前新股市場化發行不過只是一種偽市場化發行。任何一項制度產生,任何一項制度改革,都離不開與之相對應的環境。正如在長江上架橋,不能只是連接南北兩岸就完事,還要有引橋,而且橋上還要有護欄。現在的市場化發行制度,既無引橋,也無護欄,這是一座完整的橋嗎?這樣的橋能有安全性嗎?于是,投資者看到的是,在中國股市新股市場化發行這座橋上,事故接連不斷。
因此,實行市場化發股,必須要有嚴厲的監管措施、必須要有完善的投資者保護機制來與之配套。否則,所謂市場化發股,只能是一種偽市場化,是對公眾投資者利益的一種犧牲,是管理層對自己所應承擔責任的一種推卸;也正是在這種偽市場化的發股機制下,哪怕投資者怨聲載道,“巨無霸”中國水電一樣發行,中交股份一樣過會,這本身就是對市場的不尊重。
盡管沒有醫治中國股市的“靈丹妙藥”,但為中國股市治病必須“對癥下藥”,尤其是要抓住中國股市的主要問題。目前中國股市自身主要問題是什么,就是“IPO、再融資、大小非套現”這三駕馬車無休止抽血,導致股市內虛,從而引發股市跌跌不休。因此,目前股市最急需解決止血問題。如果股市出血不止,在這種情況下談論什么退市制度、存量發行、長期資金入市,顯然都是白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