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 謝宏章
在被市場“淡忘”了一個多月之后,有關國際板推出的傳聞再次引發市場內外的廣泛關注。7月20日,有市場傳聞稱,國際板細則將于近期出臺,其條件為境外上市滿3年,發行前6個月月均總市值不低于300億元,3個會計年度凈利潤不低于30億元,最近一個會計年度不低于10億元,境內業務發展良好等。
針對這一傳聞,中國證監會相關人士在第一時間表示:國際板正在準備、研究和論證中,相關細節以最后正式對外發布的為準。此前,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曾在2011陸家嘴論壇上表示:“我們離推出國際板越來越近了!
有關國際板推出的話題在市場內外引發的關注和熱議今年以來幾乎沒有停止過,爭論的焦點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要不要推出,推出后將給現有市場帶來怎樣的影響?二是何時推出,以什么樣的方式推出?
實際上,國際板到底“長”啥樣,對中國資本市場帶來的影響究竟是正向多還是負面大,大家既未見過更未碰過,在此情況下就斷言將如何如何顯然缺乏科學依據。但從長遠看,作為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際板出現在中國資本市場的舞臺是大勢所趨,但推出的方式和時機卻大有講究。
筆者認為,在目前市場氛圍下應暫緩推出。從市場的資金面和承受力看,由于推出國際板的本質是增加了股市的籌碼供應,在市場需求沒有明顯增加、資金供應不見有效改善的情況下,單方面增加市場的籌碼供應,勢必會對股市的供求關系帶來沖擊。從投資者的心理面和目前股市的制度設計看,現階段推出國際板可能會對投資者信心形成一定的影響,給股市制度缺陷問題的解決增加難度。
衡量國際板推出的條件是否成熟,不僅取決于硬件是否已經具備,更取決于制約中國股市發展的瓶頸和制度性缺陷等問題是否得到有效解決,取決于發行者和投資者雙方利益的兼顧問題是否得到有效解決,取決于投資者付出和回報不相一致的矛盾和問題是否得到有效解決。
推出國際板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做的準備工作很多,不僅要求在法規、技術和監管等方面做好積極、充分的準備,而且要從中國的國情和股市的現狀出發,著力解決中國股市制度缺陷問題。因此,筆者認為,當務之急,是要拿出足夠的勇氣和智慧,抓住制約中國股市發展的“牛鼻子”,在讓更多的企業獲得發展所需資金的同時,讓廣大投資者得到實實在在的投資回報,進而分享到經濟發展所帶來的財產性和投資性收益。只有這樣,國際板的推出才是水到渠成,在此基礎上推出的國際板才會對中國資本市場發展乃至中國經濟發展產生積極而又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