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歐陽波
創業板開板僅一年半,創業板上市公司業績已出現明顯分化。探究這些公司業績分化的原因不難發現,是否擁有持續創新能力已成為創業板公司興衰的關鍵所在。
統計顯示,首批登陸創業板的28家企業連續三年的凈利潤年均復合增幅為35%,營業收入增幅40%。在有可比數據的全部創業板公司中,4家公司凈利潤復合增幅為負值,77家公司凈利潤復合增幅在30%以下,18家公司凈利潤復合增幅在100%以上。從2010年凈資產收益率指標看,45家創業板公司凈資產收益率在30%以上,64家公司凈資產收益率不足10%。
是否擁有持續創新能力已成為創業板公司興衰的關鍵所在。持續創新力首先體現為技術創新。一家科技類公司要想始終領先于競爭對手,就必須保持充沛的技術創新活力,構建強大的核心技術壁壘,形成難以被競爭對手所超越的核心技術優勢。多年來,蘋果公司推出的產品之所以能在全球電子消費市場上廣受追捧,其根源在于盡善盡美、孜孜不倦的技術創新。而由于技術門檻偏低、技術創新后勁不足,上市初期一度風光無限的漢王科技,(下轉A02版)
(上接A01版)在今年一季度即報出大幅虧損,預計今年中期虧損將擴大至1.65億元。
持續創新力同樣體現在品牌、管理和服務方面的創新。立思辰上市以來業績持續高增長,主要就在于公司在業務模式和服務細節上下足功夫,讓客戶能切實感受到其辦公信息系統解決方案所帶來的價值提升。愛爾眼科通過專注于眼科醫療服務形成品牌聚合力,在行業內快速復制,使公司經營取得不俗業績。而身處倉儲、貨運代理這一充分競爭性行業的新寧物流,由于行業技術門檻低,公司在品牌、管理和服務又乏善可陳,上市后不久就在經營上現出疲態,今年一季度出現虧損,上半年凈利潤同比下降68%以上。
對創業板公司來說,持續創新力的要求不是短跑,而是一場馬拉松比賽,只有具備持續創新力的企業才能迎來持續高成長。一些業績增長乏力乃至大幅滑坡的公司,在上市之初也曾擁有可圈可點的創新力。當這種脈沖式創新力隨著時間推移而逐漸減退時,公司所謂成長性也就成了曇花一現的風景。
正在進行的創業板發審委委員調整,增加兩名具有科技背景的公示候選人,此舉顯示出有關部門對創業板公司技術創新力給予更多關注。相關公司上市以后能否獲得高成長,完全取決于企業自身能否在技術、品牌、管理和服務等方面取得持久的創新力。
創業板公司普遍成立和運營時間不長,想讓創業板公司基業長青乃至成長為像蘋果、微軟那樣的偉大公司,打造和維護屬于自己的持續創新力就成為一項必然的長期任務,這對創業板市場同樣是一個生死攸關的大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