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演前夜遭遇“非法攫取股權”舉報的九牧王,于23日發布了中簽率公告。
據新華社深圳5月25日電 路演前夜遭遇“非法攫取股權”舉報的九牧王,于23日發布了中簽率公告,其中網上定價發行中簽率高達9.64%(九牧王成為今年以來滬市IPO公司中簽率第二高的公司),顯示出了投資者對于九牧王的風險憂慮。
隨著IPO(首次公開募股)重啟、市場擴容速度加快,針對擬上市企業的舉報也頻頻出現。
舉報呈現井噴態勢
事實上,新股上市過程中遭遇舉報已不是什么新鮮事。隨著2009年IPO的重啟,舉報也隨之呈現井噴態勢,成為IPO過程中的常態。記者粗略整理了近兩年的舉報案件,發現舉報涉及股權變更、關聯交易、內部控制、稅收、行政處罰、專利等各個方面。
據悉,IPO重啟以來,僅創業板,證監會收到的舉報信就多達200多封,涉及100多家企業。
知情者的踴躍舉報為資本市場增添了一層過濾網,包括新大新材、高德紅外、星網銳捷在內的多家企業曾因在IPO過程中遭到舉報引發證監會的調查,并暫停上市。雖然這些企業最終得以上市,投資者卻因舉報和調查獲得了更多有助于做出理性決策的信息。
除了多個IPO企業因舉報而暫停上市之外,在資本市場上,也不乏因舉報而在臨門一腳之時最終鎩羽IPO戰場的案例。證監會于2009年4月3日宣布否決立立電子的上市申請,使得立立電子成為中國證券史上首個“募集資金到位但IPO最終被否”的公司。本來這一案例已給IPO公司敲響了警鐘,但由于違規成本低,隨后又有多家不具備上市條件的公司企圖通過造假、隱瞞等方式蒙混過關。因此,又陸續出現了蘇州恒久、勝景山河兩個退還募資的IPO胎死腹中案例。
舉報頻發所折射出的新股上市亂象,不禁讓投資者后怕:如果沒有舉報,猶如勝景山河這樣的問題企業是否真的能夠闖關成功,在資本市場上興風作浪?然而,在后怕之余,投資者也不禁質疑:保薦人是如何履行盡職調查的?新股發行審核制度之下,證監會發審委為何審不出這些問題?
“監管應加大實地調研”
專家認為,由于IPO處于井噴狀態,因此在新股發行審核方面出現了“蘿卜快了不洗泥”的問題。作為監督的一種方式,知情人舉報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審核監管部門監管力量不足的缺陷,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質量,從而起到過濾“帶病”企業、凈化資本市場的作用。
中原證券研究所所長袁緒亞說,企業上市過程中,所公布的信息全部出自有利益關系的保薦機構或者IPO公司,這就導致了選擇性的信息披露。
“證監會發審委委員在審核企業的上市條件時,關注的方面是有限的,不可能窮盡所有可能性。”平安證券研究所首席策略分析師王韌說。
王韌說,但目前舉報已呈現出泛化的趨勢,整體質量在下滑。
同時,專家認為,雖然舉報頻發與IPO企業數量大增直接相關,但有關部門在保證企業上市速度的同時更應該保證企業上市的質量。
因此,暨南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杜金岷建議有關部門應在審核過程中,加大實地調研走訪,多掌握一些一手材料以便驗證IPO公司提交的二手資料,這樣才能讓信息披露更透明、市場更規范。
錄入編輯:張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