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俠
新股破發在各個板塊“全面開花”,再次引發市場對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關注,要求繼續深入推進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呼聲再次高漲。
權威人士認為,雖然監管層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以推動承銷商、詢價機構在市場定價方面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但從目前新股發行改革推進的實踐看,機構定價能力和主承銷商的估值能力仍然令市場產生較大質疑,而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詢價機構報價水平整體偏高的問題尤為突出。
周星馳電影《大話西游》中有一句經典臺詞:“我猜著了開頭,但我猜不中這結局!
雖然中國股市自成立以來就盛行“新股不敗”的神話,雖然所有的人都知道終有一天這個神話會被打破,但大多數人都認為距離神話破滅的那一天還很遙遠,誰都不認為自己會成為破滅神話中的那個不幸者。
然而,這一天終于愈行愈近。
繼1月28日中國西電上市當日即跌破發行價的個股后,2月3日,二重重裝上市首日以發行價平價開盤,成為三年來開盤最差新股,并在收盤時下跌4.12%成為新股發行體制改革后第二只上市首日即破發的個股。此前,中國證券市場設立以來的19個年頭發行的超過1600多只股票中,只有2006年8月28日上市的中國國航上市首日跌破發行價。
如果說上市首日即破發至今還算寥寥,但在上市后不久破發的個股則愈來愈頻繁現身市場,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全都沒有逃脫“破發”的魔咒。2月1日,上市僅5天的巨力索具開盤僅5分鐘,即以23.85元的價格,成為本輪IPO重啟后中小板首只“破發”的個股,隨后,上市僅3天的柘中建設也在盤中擊穿19.9元的發行價,成為中小板第二只“破發”股。繼上周四星輝車模和臺基股份在同一天“破發”后,2月1日,天源迪科在上市后的第9個交易日直接以29.80元的開盤價,成為創業板市場的第三只“破發”個股。另外,中小板尚有包括回天膠業、陽普醫療等8只個股股價距發行價在10%之內;主板市場除中國西電外,也還有5只大盤股在發行價之下。2月2日,中國建筑收盤報價離破發僅有1分錢的差距。
新股破發在各個板塊“全面開花”,再次引發市場對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關注,要求繼續深入推進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呼聲再次高漲。
在監管部門和業內人士看來,在發行體制愈來愈市場化的今天,新股破發并非完全是壞事,甚至是很正常的現象。早在去年新股發行體制改革啟動之初,考慮到中國市場中小投資者數量眾多、參與意愿較強的情況,中國證監會在新股發行體制改革制度上特意向有意向購買股票的中小投資者作了傾斜。但隨著新股定價的進一步市場化,投資新股的風險也將逐漸加大。中國證監會有關負責人在啟動新股發行體制改革時曾表示:“從國際經驗來看,新股沒有絕對利益的保證,特別是在經濟、股市都不好的情況下,新股的風險會加大!币虼,從長遠看,新股跌破發行價以后應該是股票市場常態,甚至新股發行失敗也不應該是什么新鮮事。
事實上,從成熟市場看,新股破發是很正常的現象。以美國為例,即便是在大牛市的2007年,新股上市首日即跌破發行價的仍然占到了三分之一的比重。數據顯示,2007年美國共有273只新股發行,上市首日有71只新股跌破發行價,65只新股首日漲幅不足10%,上市首日漲幅介于10%至30%的新股共計56只;上市首日漲幅介于30%至50%的新股只有19只;上市首日漲幅超過50%的新股也是19只。此外,還有43只新股尚未掛牌交易。
而從新股發行體制改革實施后大半年的實踐看,中國證監會希望通過實現新股定價市場化,培育市場約束機制,進一步加大市場約束力,從而實現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價格接軌的目標。事實上,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的統計數據,2009年新股上市后首日漲幅較上年有大幅下降,新股上市首日炒作的行為已經得到了顯著的抑制,與2008年的漲幅均值同比下降了42.24%。不過,很多業內人士也表示,雖然新股體制改革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其代價卻是新股發行重啟后市盈率的大幅提升,一級市場高價發行嚴重壓縮了二級市場股價上行的空間,這也是造成新股“破發”屢屢出現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數據顯示,新股發行重啟以來,發行市盈率已經從2009年6月的32.9倍一路上升到12月份的65.45倍。今年1月份發行的28只新股平均市盈率達到了67.79倍;創業板公司更是從第一批平均56.6倍,一路飆升到76.48倍、78.77倍、88.62倍,最高個股發行市盈率超過了100多倍。進而使得國內證券市場日益陷入高價高行—微幅上漲或首日破發—破發—繼續發行的惡性循環狀態。東吳證券一策略分析師表示:“長此以往,對中國證券市場長期發行顯然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事實上,不僅二級市場投資者成為高價發行最直接受害者,隨著破發的頻頻現身,詢價機構也開始嘗到了苦果。根據統計,截至1月最后一個交易日,僅中國西電、星輝車模、正泰電器、中國化學、招商證券5只跌破發行價的新股,就令參與網下配置的機構總計浮虧超過了3.1億元;而截至2月2日收盤,隨著“破發”隊伍的擴大,機構的浮虧額也隨之增加。
權威人士認為,雖然監管層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以推動承銷商、詢價機構在市場定價方面能夠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但從目前新股發行改革推進的實踐看,機構定價能力和主承銷商的估值能力仍然令市場產生較大質疑,而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詢價機構報價水平整體偏高的問題尤為突出。一位投行人士說:“新股發行機制的癥結還在于詢價機制,目前市場中該機制流于形式,哄抬價格的現象仍時有發生!
中國證監會主席助理朱從玖上周在談及此問題時也表示,發行制度改革是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要在我國特定的發展階段和特殊的國情下做到市場一般規律和實際情況有機結合,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在目前公眾投資者參與比例和意愿高、定價約束力不夠充分的情況下,詢價機構需要承擔更大責任,如何提高公信力非常重要。詢價機構必須要提高風險意識和專業知識,不能唯利是圖,要對市場長遠發展擔負責任,擔負起對市場、中小投資者正面引導作用。
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在部署今年證券期貨監管工作重點時表示,要在2010年繼續深化發行制度改革,加強對詢價、定價過程的監督。上周,由中國證券業協會和滬、深交易所聯合召開的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研討會上,來自監管層和市場各方對目前新股發行機制改革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并就進一步提高市場約束力,完善發行價格形成機制與股票承銷制度等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很多市場專家建議監管層進一步深化發行體制改革,在堅持新股發行體制改革市場化方向的同時,在存量發行、額度審批等方面進一步放開,并進一步加大對詢價機構的約束和監管。
“進一步完善詢價機制,通過制度性規范來推動詢價機構更加盡心盡責將成為下一步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鄙鲜鐾缎腥耸勘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