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創業板首批發行的10家公司,其平均發行市盈率為55.26倍,第二批9家公司的平均發行市盈率為57.19倍,而第三批9家公司的平均發行市盈率為57.51倍。
創業板新股的超高價發行,從融資的角度來說,當然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從投資的角度來說,加劇了市場的投資風險,使創業板從一級市場開始就失去了魅力。如在首批發行中,保險機構“零參與”,創業板開戶的投資者有七成作壁上觀。如此高風險的新股發行,顯然不利于創業板的平穩推出,也不利于創業板的健康發展。
是什么導致了創業板的超高價發行?當然是“新股市場化發行”機制。今年6月,管理層推出了“新股市場化發行”的機制,強調“新股定價進一步市場化”,使新股發行價格如脫韁的野馬。如主板、中小板的新股發行市盈率平均接近了40倍,遠高于二級市場的市盈率水平。而創業板由于流通盤小,又戴著創新、高成長的光環,其新股發行價格較之于主板、中小板來說更上N層樓。
因此,面對創業板新股超高價發行所帶來的巨大市場風險,市場各方都有必要好好反省一下“新股市場化發行”機制。雖然“市場化發行”是成熟股市新股發行的普遍做法,也是中國股市新股發行制度改革的大方向,但在當前中國股市還只是一個投機市的情況下,這種超越階段發展的改革,顯然只能給中國股市帶來災難。象目前這種以“市場化發行”為借口而放任新股超高價發行的做法,顯然不是對中國股市負責、對廣大投資者負責所應有的態度。皮海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