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信證券 張 俊
隨著新股發行改革的實施和桂林三金等公司招股的啟動,“打新”和“炒新”再度成為市場熱門的話題。由于新股上市首日交易無漲跌幅限制,新股上市即被“爆炒”的現象屢見不鮮。投資者不僅容易忽視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和專業機構的估值意見,也不關注上市公司和交易所的風險提示和臨時停牌公告,盲目跟風炒作,結果往往高位被套,損失慘重。
以桂林三金為例,7月10日,桂林三金以較發行價高64.14%的價格32.50元開盤上市,盤中最高漲到39元。盡管深圳證券交易所對其盤中臨時停牌以警示風險,桂林三金仍以33.07元的價格收盤。隨后,桂林三金連續下跌,截至8月14日,該股收盤價為27.81元,首日買入而沒有賣出者已全部被套。從深交所綜合研究所的分析研究結果看,1991-2009年期間,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投資者“炒新”發生虧損的可能性接近甚至超過60%。為此,深交所于今年7月2日發布《關于完善中小企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上市首日交易監控和風險控制的通知》,規定當股票上市首日盤中成交價格較當日開盤價首次上漲或下跌達到或超過20%時,深交所可對其實施臨時停牌30分鐘;首次上漲或下跌達到或超過50%時,深交所可對其實施臨時停牌30分鐘。
“前車之鑒,后事之師”,歷史經驗表明,無論新股如何暴漲,股價最終仍要受公司基本面的約束,向理性估值回歸。如果您未參與過上市首日交易,那么參與之前一定要慎重冷靜,切勿因股價上漲而盲目跟風買入。“炒新”并非包賺不賠,歷史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一定要“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