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葉 郝英 北京報道
正方
●國都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翔:
IPO重啟與創業板推出的呼聲越來越高了。就目前的市場表現來看,主板的股票,應該先出來。創業板目前沒有IPO準備充分。據我了解,很多公司已經把材料都準備齊了,就等著IPO重新開閘了,我個人認為,在6月中旬開閘都是十分有可能的。
不過,就目前來看,這兩件事情對于資本市場的影響幾乎沒有了,因為這些消息由來已久,市場對于這兩種消息已經基本上消化了。證監會已經都說得很明白了,大盤、小盤股的IPO都有可能,這個要看市場的具體表現。IPO重啟對券商股是利好,意味著券商的投行業務開閘,將大幅提升券商的投行業務收入。無論從管理層政策調控,還是從市場融資功能的恢復,都要求IPO重啟。另外一點,我覺得,現在對于市場來說,流動性泛濫,這樣的一種情況使得IPO和創業板的光臨都不成問題。
●東興證券高級策略研究員張景東:
IPO的重啟短期在某種程度上會形成利好,因為會給一些做投資的公司帶來投資收益的實質性利好。參股擬上市公司的這些公司,一旦它們參股的這些公司成功上市,在短期之內,在局部范圍可能會有一個瞬間的爆發。長期來看IPO資金分流的作用是不可回避的。從目前來看,除了網上網下申購以外沒有什么大的變化,很難說這樣就能夠抑制投機。
IPO會先于創業板推出,不出意外的話,擬上市公司會在6月底前拿到批文,6月底或7月初IPO正式重啟相當有可能,首批上市的公司有可能是中小盤股。
●西南證券首席分析師張剛:
IPO對市場的影響主要看大盤股的發行數量、發行規模、發行速度,小盤股的發行是否過于密集。短期來看如果發行過于密集,市場難以承受就會出現風險。如果是有序進行的話市場承受應該沒有問題。是先發大盤股還是先發中小盤股,兩種可能性都是存在的,因為兩者各有利弊。先發大盤股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投機,上市當天避免爆炒,但市場是否能夠承受就有不確定性。先發中小盤股對市場資金分流少、沖擊小,但有可能會引起短期內過度投機,違背新股發行制度改革的初衷。創業板的推出也會分流市場資金,因為可能是批量上市的。IPO會先于創業板推向市場。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
IPO會先于創業板推出,首先IPO重啟的準備工作做的要比創業板充分,其次,創業板有個條件要投資人簽署風險聲明,這是相當大的工作量,需要時間。如果重啟IPO,從市場平衡的角度看,先發中小盤股的可能性要大。IPO重啟對市場影響有限,但不可避免會起到分流資金的作用,我認為IPO重啟對市場來講是個利空,但是如何看待這個利空呢?IPO重啟就好比一個大病初愈的病人出院了,出院之后怎么樣還要繼續觀察。創業板的推出對市場也是資金抽取的作用,但是只要保持融資的速度平衡還是沒有問題的。
反方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
推出創業板比重啟IPO更迫切。管理層加快IPO重啟節奏是希望通過擴容來壓制市場的投機氛圍,將對股票市場造成沖擊。還是創業板應該先出來吧,現在宏觀經濟并不是十分景氣,而中國管理層一旦確定了一個方向,就不太會考慮基本面的情況,出現迅猛上漲,并帶動市場的樂觀氛圍,股市對于IPO來說,更為輕車熟路。管理層加快IPO重啟節奏,應該有希望通過擴容來壓制市場投機氛圍。而就實際操作、風險操作來說,創業板還是應該先出來。
從宏觀經濟意義上來說,創業板的影響也會更大一些,創業板可以更有效地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在金融危機中,中小企業的風險比較大,難以控制,急需融資來盤活資金,我覺得開啟創業板比重啟主板IPO從戰略意義上講意義更大。中國股市還處在發展階段,外國成熟市場根本不會存在IPO對股市沖擊的擔憂,一些投資者還希望多上一些企業,這樣可以找到更多的好公司投資。但A股目前受供求關系影響仍很大,突然殺出一批公司來,將會讓市場產生強烈的利空心理,因此,IPO重啟對A股還是有一定的殺傷力的。如果監管層認為目前指數風險已經很大了,那就有可能會加快重啟IPO節奏。
中國政法大學法與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劉紀鵬:
IPO的重啟應該貫徹從小到大,從少到多的原則,如果是在大盤股上試驗,風險就比較大,我們做一個發行制度改革的試驗,IPO重啟,從小市值股票做起,投資者也不會認為政府是想再融資,我覺得這樣投資者的擔心也就可以消除了。市場現在還處在一個不太穩定的時期,我們又希望今年能夠盡快地把融資功能恢復,那就只好從小做起,從少做起,從這個角度說,創業板的開通應該排在第一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