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評論員 葉檀
新股IPO開閘,我們迎來的將是數百家排隊等待上市的公司,以及數家融資額超過百億元的大項目,這會給竭力維穩的資本市場沉重的打擊。
主張新股IPO開閘有兩大理由:一是如果股市喪失融資功能,股市將喪失存在的價值;二是目前市場不缺資金缺的是信心,只要把發行制度改得更好、更完善,恢復IPO反而有利于提高市場參與各方的信心。這是中金董事長李劍閣先生的觀點。
目前的市場情況,IPO不宜開閘,尤其是大型企業更不應開閘。
如果市場信心不穩,那么進入市場的資金量就不會多、時間不會長。對資本市場而言,所謂信心就是盈利預期。每當市場到了改革的關鍵時刻,出于保護市場、不讓市場信心崩潰的理由,政府往往會暫停一段時間的IPO。以前是為了改革流通體制,改變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兩張皮的現象;現在則是為了改革新股發行體制,從源頭上切斷源源不斷產生的大小限問題,進而逐步解決大小非問題。
之所以新股IPO不宜開閘,還因為覬覦主板的大型公司并不會讓主板市場的上市資源變得更好。目前大型企業上市圈錢動力十足,我國上市公司中800多家都是國有控股公司,他們掌握了最多的上市資源,卻沒有對市場質量盡到應盡的責任。從運作機制上來看,這些公司不會給股市帶來源頭活水,反而會將主板市場鎖定在圈錢的定位上,無法自拔。
既然這些公司掌握了主要的市場資源,要提升市場質量的最好方法,無疑是鼓勵這些企業并購重組,將優質資源注入上市公司,這樣方能提振市場信心。
事實上,在股改初步完成以后,國資委表達了強烈的通過并購重組做大做強的意愿。2007年3月14日,中央國資委網站掛出國資委副主任李偉的文章,表示“如果說公司上市主要運用了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那么并購重組則主要實現了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在并購重組中,有關各方通過在資本市場對企業控制權的爭奪來影響資本市場的價格信號,從而引導資源進行再配置。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日益發展,這種資源的再配置形式,已成為現代企業獲得最佳規模和最大實力的最有效方式”。
我國主板市場缺的不是融資的動力,而是資源的錯配和低效配置,此時進行并購重組、讓優質企業兼并劣質企業才能澄清市場,才能恢復投資者的信心。說到底,投資者的信心是建立在一視同仁地保護所有投資者、建立在上市公司能夠創造價值的基礎上的,舍此談信心如緣木求魚。股改后包括中石油、中石化等央企進行了一系列的并購重組,投資者追逐而行,可見效果不錯。僅有的一些激烈反對之聲,是因為大企業在并購重組過程中漠視中小投資者的利益。
國際直接投資中,80%以上是通過并購方式完成,這是成本較低、整合資源較快的一種方式。2004年國務院發布 《關于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就明確提出:“鼓勵已上市公司進行以市場為主導的、有利于公司持續發展的并購重組。”銀監會在2008年12月頒布 《商業銀行并購貸款風險管理指引》,支持有實力的企業通過并購重組進行資源整合、做大做強,工行在今年2月首吃螃蟹,向百聯集團提供4億元并購貸款,用于收購上海實業聯合集團商務網絡發展有限公司100%的股權。
擁有如此之多的上市資源,大型企業首先要做的是盤活資源,提高企業效率,將自己置于監管部門的管理之下,而不是跑馬圈地,占用更多的資源,以便日后待價而沽。
我國現行新股發行機制必須改革,但改革的著力點應該放在即將推出的創業板,而不是主板市場的巨無霸企業。創業板本來就是中小創新型企業的聚集地,有創新的動力,并且,他們調動行政資源與管理部門博弈的力量也比較低,因此管理部門可以擺脫掣肘,取消定價窗口指導,建立一個新型的、市場化、能夠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的創業板市場。
要穩定市場,主板市場應該沿著并購重組、還利于民、提高效率的路子上走下去,這樣才能建立主板市場的游戲規則,主板市場才可能凝聚信心,而創業板市場,則必須成為一塊新的試驗田,讓中國股市能夠擺脫圈錢陰影。
從創業板開始培育中國股市的市場性,主板市場則通過改革慢慢與創業板市場并軌。這樣,中國股市才可能“不僅是融資的場所,更是資源配置的場所”。一句話,利益集團不要再為了博弈讓中小投資者成為炮灰,他們付出的已經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