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股票總數量沖破300家
網上打新獲利不菲與二級市場虧損形成對照
□本報記者 孫見友
3月21日,隨著長方照明等3只創業板新股登陸A股市場,創業板股票的數量一舉突破300只大關,達到303只。自2009年10月30日以來,創業板股票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質變和量變。
以上303只創業板股票上市前的總市值為8426.70億元,而截至首發上市日收盤,其市值迅速上沖至11192.60億元,促使一級市場網下打新收益平均達到32.82%;而首日上市之后創業板市值又持續萎縮,目前最新總市值僅為8142.22億元,平均縮水幅度達到27.25%。因此,創業板股票整體一起一落,促使一級市場網上打新巨額獲利與此后二級市場總市值大肆縮水之間形成了鮮明對照。
創業板首發
合計募資2052億元
2009年10月30日,隨著首批28只創業板新股上市,我國證券市場構建多層次資本市場從構想向實踐邁出了重要一步。借助這個平臺,越來越多的中小型公司登上了創業板的平臺,促使相關中小型企業獲得了有效的融資渠道。
截至今年3月22日,隨著長方照明等3只創業板新股登陸A股市場,創業板股票總數量一舉突破300只大關,達到303只。經歷2年多的發展,創業板已為不少中小型企業提供了有力支持。統計顯示,已上市的303家創業板公司首發募集資金合計達到2052.03億元,平均每家公司為6.77億元。
其中,碧水源、國民技術和沃森生物首發募集資金分別高達25.53億元、23.80億元和23.75億元,高居目前創業板首發募資額的前三位。與其形成對照的是,東寶生物、榮科科技和明家科技首發募集資金分別僅為1.71億元、1.88億元和1.90億元,成為目前創業板首發募資額最小的3只股票。
隨著創業板股票不斷上市,創業板的總市值不斷上行。截至今年3月22日,創業板總市值達到8142.44億元,其在A股市場中的分量逐漸上升。創業板股票數量和市值規模之所以能夠如此快速成長,與近兩年多以來以較快的速度擴容不無關系。在解決中小型企業融資難的同時,創業板擴容也在引導資金流向新興產業,這為推動產業升級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打新獲利VS二級市場虧損
值得注意的是,按發行價測算,以上303只創業板股票上市前的總市值合計為8426.70億元;截至3月22日收盤,其最新總市值僅為8142.22億元,合計縮水額高達284.25億元,顯示目前創業板整體上不光沒有為二級市場股東創造價值,還讓其承受了一定比例的損失。
不過,創業板股票上市以來普遍波動劇烈,這使不同股東的收益出現了顯著分化。就目前來看,參與創業板網上打新的投資者普遍獲益不菲,而在此后介入的股東則承受了較大幅度的損失。
統計顯示,按發行價測算,以上303只創業板股票從上市前的總市值為8426.70億元,但截至首發上市日收盤,其整體市值迅速上沖至11192.60億元,合計增長2765億元,促使創業板一級市場網上打新投資者的收益平均高達32.82%。
但是,在一級市場網上打新投資者眉開眼笑的時候,此后介入的二級市場投資者卻普遍陷入了大幅度虧損的尷尬境地。統計顯示,以上303只創業板股票在上市首日之后總市值持續縮水,目前最新總市值僅為8142.22億元,較首發上市日收盤總市值累計縮水約3050億元,平均縮水幅度達到27.25%。
由此來看,創業板股票整體一起一落,最終導致一級市場網上打新巨額獲利與此后二級市場總市值大肆縮水之間形成了鮮明對照。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創業板一級市場網上打新投資者的巨額獲利與此后介入的二級市場投資者大幅虧損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相關性。出于不同投資者能處在同一、公平的起跑線的考慮,抑制創業板首日炒新依然十分必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