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正懿 ○編輯 裘海亮
披著靚麗的財務數據風光招股,掛牌上市后業績卻迅疾“變臉”,部分創業板公司“異常波動”,令投資者不僅對公司失去信心,也對其保薦人的操守產生疑問。
據上證報資訊統計,2010年度,創業板209家公司中有32家業績下滑,比例超過15%。其中,寶德股份業績滑坡最厲害,凈利降幅達51.53%;朗科科技、恒信移動等5家公司降幅超過40%。以上市時間劃分,7家公司于2009年上市,其余均為2010年上市,其中燃控科技去年12月29日才上市,“變臉”之迅速出人意料。
令人擔憂的是,隨著一季報陸續出爐,創業板業績“變臉”陣營有擴大之勢,凈利下滑的公司已達46家。其中,今年才上市的56家創業板公司中,有12家一季報凈利下滑,安居寶同比跌幅達77.2%;四方達同比下滑56.78%。
根據《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相關規定,發行人在持續督導期間出現下列情形之一的,證監會可根據情節輕重,自確認之日起3個月到12個月內不受理相關保薦代表人具體負責的推薦;情節特別嚴重的,撤銷相關人員的保薦代表人資格。其中包括:上市當年營業利潤比上年下滑50%以上。
盡管上述規定并不涵蓋創業板,但若比照該規定,南都電源等公司已經符合上述情形,為之“護航”的保薦人自然難辭其咎。
縱覽業績滑坡的原因,有些是由于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導致成本大幅攀升;有些是大客戶訂單急劇減少;有些是由于上市后大舉擴張,導致銷售、管理和研發等費用支出大幅增長。然而,撇除這些表象,部分創業板公司對大客戶、單一市場、單一產品的“依賴癥”暴露無遺。
最“變化莫測”的案例是朗科科技。這家上市前一年業績微增、上市當年凈利下降近半的公司,所倚賴的主營專利盈利模式遭遇重大沖擊,自去年1月起至今無新增專利授權許可方,致使2010年度專利授權許可收入同比下滑59%。更離奇的是,擔任董事長兼總經理逾11年的實際控制人之一鄧國順,在公司上市8個多月后掛冠而去,管理團隊內部分歧顯露無遺。
凡此種種問題皆與保薦人不無關聯。這些盈利模式存在缺陷、管理團隊不穩固或嚴重倚賴大客戶、單一市場的公司,當初是如何經過保薦人“檢驗”,并為其描畫出信心滿滿的業績藍圖?
進一步剖析可見,多家績差公司的募投項目進度嚴重滯后。例如,金龍機電的微特電機(馬達)新技術研發中心項目原計劃2010年底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但實際投資進度僅38.07%;華平股份3個募投項目計劃于2011年4月20日全部投資完畢,但實際進度低于計劃進度59%,其中擬建的總部基地選址至今未確定。
更離譜的是新寧物流,其IPO擬投向的4個募投項目進度全都嚴重滯后,均未達到預計效益;另外花費2000萬元超募資金投向的上海新寧捷通倉儲有限公司保稅倉儲建設項目,2010年度虧損336.56萬元。上市融資的募投項目進度滯后,未能給公司適時增添業績動力,這也拷問保薦人在盡職調查過程中的責任心。
另一備受質疑的現象是,部分以“保薦+直投”獲取雙重收益的券商,在公司上市之后便瘋狂減持。投資者困惑的是,券商直投入股應是看好公司的長期投資價值,但其閃電套現的舉動,分明是認為公司價值被高估。上市之前大力舉薦、上市之后快速套現,部分保薦人的急功近利心態,體現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