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周榮祥
凝聚了太多有識之士智慧和汗水的創業板度過了她的周歲生日。一年以來,社會對蹣跚起步的創業板給予了頗多贊譽,也有批評和質疑。但毫無疑問,孕育于金融危機中的創業板正在引領中國經濟結構的調整,它已經成為中國經濟轉型的重要驅動力之一。
當前,全球經濟競爭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革,科技發展正孕育著新的革命性突破。我國要在未來國際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就必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創新型國家,落實國家自主創新戰略,而推出創業板無疑契合了這種發展要求。
事實上,政府早已意識到創新對于一個國家發展的作用,但在自主創新方面頗難取得突破。這里面的一個關鍵問題就在于,長期以來中國沒有形成一個好的機制來幫助科研成果進行轉化,從而形成實際生產力。
譬如,早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金融部門就曾經設立過科技開發專項貸款,支持高科技企業發展。這些支持曾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對于貸款發展成功的高科技開發企業,銀行只能夠收回貸款的本金和利息,而對于貸款失敗的高科技企業,銀行要承擔全部貸款的風險,這其中就意味著缺少一個風險代償機制。
再如,我國同時也長期通過財政政策支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但由于財政缺乏對社會資本的引導功能和倍增機制,社會資本難以有效轉化為高新技術企業的創業初始資金。
創業板的誕生讓這些問題迎刃而解。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評價說,創業板正式推出,為自主創新及其他成長型企業開辟了新的融資渠道。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134家創業板上市企業中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20家,占比為92%,一大批具有較強自主創新能力和較高成長性的創業板企業在創業板上市。
更為重要的是,由于創業板為風投基金的退出提供了比較好的渠道,能夠較好地引導社會資金參與投資,從而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據了解,創業板的設立極大地調動了民間資本的熱情,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創投基金規模已經達到數千億人民幣,僅深圳地區就有近400家創投機構和近2000億元創業投資資本。高新技術企業風險投資和資本市場良性互動的格局正在形成。
在肯定一年來創業板的成就時,也應正視業界廣為關注的“三高”現象、個別公司過度包裝以及PE腐敗等問題。對于這些問題,我們必須要在“創業板制度規則還需逐步完善,市場的發育和功能的發揮還需要實踐和經驗的積累”這一背景下理性待之。
就目前來看,監管者尚需在以下幾個方面付出諸多努力:進一步完善市場約束、價格約束機制;研究建立科學合理的創業板再融資制度,積極支持誠信規范的公司發展壯大;強化公司治理制度建設,加大信息披露監管力度,提高信息披露質量;防范和打擊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違法行為;進一步規范創業板公司對募集資金的管理和使用;進一步規范保薦機構的履職行為,健全內部控制,加強對保薦代表人的管理等。
我們有理由相信,在監管層嚴格督導、千萬投資者支持下,創業板一定會有一個百花齊放、爭奇斗艷的明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