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賈肖明
雖然目前新股發行已經暫停,但是中國證券業協會的一則處罰通知,讓市場關注焦點再度集中在新股發行制度改革上。
起因36家機構被罰
日前,中國證券業協會對IPO(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中36家詢價對象采取自律處理措施。這36家機構作為詢價對象在2008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詢價工作中均出現報價高于發行價格卻未申購的情況。
證券業協會特意點名批評了兩家機構,其中,中原證券曾因報價高于發行價格卻未申購的行為于2007年7月受到監管部門的發函警告,但在2008年實施網下發行電子化后仍多次出現同類情況,因此成為典型之一。而景順長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自2008年3月實行IPO網下發行電子化后共7次參與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初步詢價工作,報價均高于發行價格卻全部未申購。證券業協會對這兩家機構給予警告處分、責令其整改3個月、整改期間暫停詢價資格。對另外34家機構則以談話提醒進行了警示。
為何機構光吆喝不出錢,抬高新股發行價格背后是否有利益輸送嫌疑?這成為近期股民熱論的話題。
調查受罰機構稱其實參與了網下申購
對于漩渦中的兩家公司,記者昨日進行了采訪。相比中原證券的沉默,景順長城基金相關人士則表示對于處罰覺得有點“冤”,并透露已經申請了行政復議。“這兩天我們的電話都快被爆了,細節我們在網站上進行了說明。”
記者昨日登陸景順長城基金網站,找到了這份說明。在說明中,景順解釋稱,“2008年度共參與7只新股詢價,除其中1只股票由于公司旗下基金參與了同一發行期內另外5只股票網上申購而沒有申購外,其余6只股票全部參與網上申購”。對于參與了網下詢價,卻在網上申購,景順解釋的原因是,從2006年8月起,公司投資制度決定不投資帶有鎖定期的股票,包括IPO網下申購。同時,在每次參與新股詢價時,公司在遞交的《新股詢價信息表》中的“在報價區間的申購意向”一欄均明確填寫“不確定”或“不申購”。
景順的說法是否站得住腳呢?記者昨日采訪了深圳另外一家基金公司投資總監,他表示,“新股發行申購具體情況有跡可查,作為中國證券業協會的會員,一般公司應該不敢對著干,應該在公開表態前跟協會有所協商。實際上,問題的本質不在于叫價而不申購,而是目前新股發行制度本身的缺陷”。
分析機構主導新股定價模式需要變革
中國證券業協會的數據顯示,現有的詢價對象共有250家,其中就有36家出現了問題,可見問題的普遍性,發行制度的問題又出在哪里?
目前,最終確定的新股發行價格,是承銷商、上市公司和申購機構在詢價上下限區間中討論得出的。一般的,參與詢價的,都是有意申購該股票的機構投資者,各自根據自己對該股的分析判斷,申報出價格。但承銷商為了湊夠機構數量,或者為了拉高發行價的定價區間,就找到與其關系較好的機構參與詢價,這樣上市公司、承銷商和股托三者都將有利可圖。
大通證券策略分析師吳䶮表示,從現有詢價制度上來看,的確存在弊端,一方面機構被賦予了定價權,但是也有權不參與申購。如果詢價機構最終沒有參與競價,雖然表面上與其無關,但是如果報價高,發行人募集到的資金就多了,對承銷商和上市公司有利。對此,景順長城基金表示,“根據我公司報價區間和實際發行價格的比較,不存在較大價格偏離現象及操縱價格嫌疑。”
可見,出現“叫價不申購”的深層次原因是目前新股發行制度的弊端。目前新股定價權被少數機構壟斷,導致價格與價值背離,而且從某種程度上是機構控制了發行價與上市價從中牟利。同時在申購中個人投資者只能參與網上申購,機構則可以在網上、網下同時進行,又是另外的不公平。
相關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