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交行回歸再造財富神話 私募基金狩獵不合格股東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5日 10:21 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記者 江小山 上海報道 5月15日,交通銀行(601328.SH,3328.HK)回歸A股,又將"批發"一批財富故事。 這其中,內資股股東中化國際(600500.HK)7年10倍的投資收益,于同屬此列的上市公司中獨領風騷。 但更為隱秘的是潛于水下的私募基金——不僅偶然拍賣的交行股權被其狩獵,他們的觸角還伸向了所剩不多的交行不合格股東。 交行招股說明書公布的不合格股東名單,則成為最好的掘金地圖。 中化國際7年翻10倍 "交行的上市價格將在10-11元左右。"5月13日晚,接受記者采訪的投行人士謹慎地預測交通銀行的股價,"開得太高并不好,如果重蹈中信銀行的上市第二天即跌停的覆轍,對于公司的形象并不好。" 但是,市場卻比投行樂觀。 多位接受詢問的研究員和基金經理認為,交行上市首日至少上漲50%,開盤價在11.85元以上。"近期交行H股的價格也上漲了2毛多。"上海一位研究員提示。 15日掛牌之后的交行,將給中化國際帶來一筆預算外的財富。 5月14日,中化國際董事會辦公室的人士向記者確認,公司于2000年左右,以每股1.5元買入了1億股的交行股份。 如果按照11.5元的開盤價格(上漲45%)估計,中化國際1億元的交行股票價值超過11.5億元,較當初投資增值10億元,7年左右的時間翻了10倍。 中化國際董事會辦公室的人士介紹,目前中化國際的總股本12.57億股。按照這一股本數,如果全部減持,相當于每股增厚收益近0.8元。而如果交行的股價在上市之后進一步上漲,中化國際的收益可能還會增加。 不過,根據<公司法>和<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的規定,中化國際持有的交行的股份,將在交行上市后有一年的鎖定期。 和中化國際類似,A股上市公司中,有超過10家的上市公司持有交行的股票,都將獲益于交行的A股回歸。 掘金法人股 中化國際代表的上市公司只是一條實現交行財富故事的路徑,更為隱秘的是一些私募基金的操作手法。 交行特殊的股權結構,為私募們掘金交行法人股留下天然的空間。 根據交行的招股說明書,"本行在設立之初實行總分行兩級法人體制,股東分別持有總行(時稱交通銀行總管理處)及分支行的股份,總行和內地分支行均為企業法人"。 這種特殊的治理結構造成交行的股東數量極為龐大,同時遍布全國。據交行披露,截至2006年11月28日,交行共有股東2357家。其中,國家股股東328戶,持股比例為46.8505%;國有法人股股東數1316戶,持股比例為17.2621%;境內法人股股東和境外法人股股東分別為712戶和1戶,分別持總股份的4.1596%和0.0517%。 持股分散的股權結構為私募基金提供了機會。一般而言,這些私募多通過信托的方式,獲得交行的小部分股權。 熟悉交行的人士稱,今年3月23日左右,交行就暫停辦理股東之間股權的轉讓。而這個之前,交行發生了多起股權轉讓事件。 "實際上,H股上市之后,交行新舊股東之間的轉手就沒有停止過,價格節節走高。特別是回歸A股的消息傳出來之后,價格上漲的幅度就更快了。" 根據記者掌握的材料,2006年9月,在成都產權交易所,交通銀行500萬股法人股以每股2.71元的價格完成了轉讓。兩個月后,這一價格即上漲至3.35元/股。 到2007年,交行法人股更是一票難求。 2007年3月23日,九芝堂(000989)與千金藥業(600479)公告稱:兩家公司以6.05元/股聯合競得交通銀行2791萬股國有法人股。 "不合格股東"的商機 不過,對于部分不合格股東而言,交行股票的增值很可能是紙上的富貴。 據交行披露,截至2004年12月31日,有247家股東不符合人民銀行1994年9月21日下發的<關于向金融機構投資入股的暫行規定>(銀發[1994]186號),該等股東是在人民銀行頒布該規定之前入股交行,其性質為黨政機關(財政部及地方財政除外)、國家撥給經費的事業單位、社團、軍隊,合計持有交行的股份數額約占當時總股份的1.92%。 交行曾經多次清理不合格股東,但是困難頗多。目前本行股東中仍存在小部分不符合投資入股資格的股東。 根據交行的統計,不合格股東共計43家,持有股份數額共計178162083股,約占本行股份總額的0.3890%。 交行在其招股說明書中詳細披露了這些股東的單位。其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持股0.587億股,占有總股本0.1281%,為持股數最大的一家機構。此外,還包括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四研究所、深圳市教育發展基金會等機構和數家大學。 對于這部分股東而言,如何兌現其財富,至今仍然是一個難題。實際上,這些股東并不能直接通過出售交行的股票而獲得收益。 但是,精明的私募基金已經發現了其中的商機,一位專門做法人股投資的人士向記者透露,就在交行公布了這43家不合格股東的名單之后,他已經派手下全部聯系了一遍。 或許,對于這部分股權的爭奪才剛剛拉開序幕。 相關專題: 相關報道: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