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龍躍
二季度以來,A股走勢受歐美股市的影響明顯弱化。這既表現為在歐債危機爆發時,A股跌幅遠小于歐美股市,也表現為當歐美股市出現階段反彈時A股基本“無動于衷”。上述走勢特征表明,外部因素恐非決定當前A股運行趨勢主要力量。判斷市場何時走出底部,還要從最基本的決定性力量——國內宏觀經濟身上尋找答案。
從積極角度看,國內經濟運行比較平穩,這使外圍股市在前期因歐債危機爆發而快速下跌時,A股能保持相對強勢。盡管外圍經濟低迷不振,國內緊縮政策疊加效應持續顯現,但由于國內企業庫存規模相對不高,導致本輪去庫存引發經濟下滑幅度不劇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我國規模以上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始終在14%附近波動。
但是,宏觀經濟帶給股市的壓力仍客觀存在。
首先,通脹水平持續高企導致調控政策難以放松。在國內農產品、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等因素作用下,7月CPI同比漲幅達6.5%。考慮到人口結構、國際貨幣環境等趨勢性因素,預計未來幾個月CPI漲幅雖有望逐步回落,但回落過程可能十分緩慢。就股市而言,通脹高企的直接影響就是貨幣政策難以放松,從而影響市場流動性供應。此外,貨幣政策緊縮效應導致企業間接融資難度增加,相應增大股市供求不平衡程度。
其次,經濟下行周期尚未結束。雖然國內經濟硬著陸的風險較小,但下行趨勢比較確定。在決定宏觀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除去消費表現比較穩定外,投資和出口都繼續面臨很大不確定性。一方面,投資下行態勢清晰。地方融資平臺隱含風險,地方投資在未來一段時間或陷入“有沖動、沒能力”的困境;房地產成交持續萎縮,房價下跌初露端倪,伴隨“金九銀十”的可能落空,房地產投資下行概率很大。另一方面,出口或將低迷。歐債危機陰云再起,美國經濟也被巨額赤字困擾,這使未來歐美經濟體實施緊縮財政在所難免,這將對中國出口形成一定影響。在經濟增長或將延續下行格局背景下,上市公司盈利預測有可能在四季度再度出現集中下調局面。
可見,未來一段時間國內宏觀經濟呈現通脹緩慢下行、經濟增速放緩的概率很大。歷史經驗表明,股市在這種宏觀環境下往往表現低迷。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在近期外圍股市大幅反彈時,A股市場不為所動了。既然宏觀經濟給當前市場帶來主要壓力,那么如果想要在趨勢上走出底部,顯然需要積極信號出現,即通脹水平明顯下行及經濟增速企穩回升。
盡管受制于國內宏觀經濟的運行特征,A股走勢可能繼續低迷,但這不意味著市場未來還有很大下跌空間。金融、地產等大部分權重藍籌股估值都已處于歷史底部,對大盤支撐作用有望逐步強化。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