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股市離歷史底部越來越近
對比了日本、臺灣、韓國的歷史經驗,在結構調整時期,股市會下降到增長區間的下軌道。經濟結構的調整不影響股市的上漲。從現在來看900點、1600點、2300點已經構造了一個堅實的歷史底部。現在需要解決的是股市以何種進程來逼近這一底部。
三要素:類比去年二季度,政策目的明確
去年走過了政策決策時滯,今年基本面等待2-8個月的決策時滯,這樣二季度是觀察的重要時間點,提供線索的有兩條:一個是房地產成交量,一個是M2的同比增速;而物價是貨幣調控的結果。所以資金面會越來越緊,才能實現政策目標。這個三要素邏輯注定二月份是個兩不靠的境地。從資金面的倉位看,表現出抵抗式下跌的特征。
風格和估值:低市盈率和大盤占優
由于現在估值低是唯一一個理由,那么低市盈率受到市場關注,從11月行情來看,確實獲取了相對收益;但是低市盈率并不能構成絕對收益的理由。而主題投資以裝備制造為突破口,也間接構成了大盤股的支持。
結構調整期各行業走勢的日本和臺灣經驗
結構調整的邏輯和過去流動性牛市黃金十年的邏輯是完全不同的,我們借鑒日本和臺灣的走勢:金融地產兩大行業表現出與周期共振的階段性機會(1-2個月);消費類是可以平配的;高端裝備是可以走出獨立行情;通脹會帶來階段性的機會,有色、煤炭、石油和中上游鋼鐵、化工都可能有暫時表現;建筑大部分時間跑輸市場,建材則基本可以平配。
結論:兩不靠
從2月份看,處于政策是指的過渡期,基本面、資金面全都預期向下,政策面還需繼續,只有估值低得到認同。這其實處于一個兩不靠的境地,而較為嚴厲的政策必然產生經濟回落的預期,對行情造成壓力。從技術分析看,這種兩不靠的境地很難產生像樣的反彈;我們需等待歷史底部的到來。(國泰君安證券)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