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
央行周五晚間宣布,從11月29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我們認為,央行在短短九天之內第二次上調準備金率(年內第5次),顯示當前的貨幣政策基調已經明顯轉向,今后一段時間,以收縮流動性和管理通脹預期為目的的政策仍將陸續出臺。但另一方面,隨著政策的疊加,市場中彌漫已久的通脹壓力將得到緩解,這有利于營造更加健康和可持續的股市投資氛圍。
央行連續出手顯示政策已轉向
央行在不到兩周的時間內第二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少數放貸過快的銀行還被實施差別準備金率),如此密集的政策調控近年來實屬少見。種種跡象表明,當前的貨幣政策基調較一個月以前已經發生顯著改變。
首先,控制通貨膨脹已經成為當前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10月份高達4.4%的CPI數據顯然已超出管理層的容忍限度,各種關于農產品漲價的“段子”橫飛,無形中強化了社會的通脹預期。受此影響,央行必須馬上有所行動。
其次,美元濫發貨幣加劇了新興市場國家的資產泡沫風險。為應對不斷加大的熱錢流入壓力,對沖因外匯占款而產生的貨幣被動投放,央行不得不加大調控力度。
在此背景下,筆者認為,當前的貨幣政策主基調及流動性格局已經發生深刻轉變。在一片“流動性盛宴”的歡呼聲中,流動性的拐點卻悄無聲息地來臨了。
政策累加將化解通脹壓力
但從另一方面來看,貨幣政策的轉向和調控力度的加大,必將最終產生累加效用。用不了太久,實體經濟增速、通脹預期等微妙的宏觀經濟變量就會體現出政策調控的效果,屆時,對于通貨膨脹“失控”和政策進一步緊縮的擔憂將得到顯著緩解。筆者猜測,當11月宏觀經濟數據披露時,市場對通脹的擔憂將有所緩解。
過去上百年的歷史經驗表明,通貨膨脹與經濟增長永遠是一對孿生兄弟。現實中不會有不通脹的經濟高增長,也絕對不會有通脹失控之后還能可持續增長的經濟。面對明顯的通貨膨脹和流動性過剩,投資人應該未雨綢繆,對即將到來的政策緊縮做好足夠的準備。但另一方面,在政策已連續出臺,股市已連續回調之后,持一顆平常心理性看待政策的演變,也顯得尤為重要。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