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捷,曹詠
6月22日,國泰君安期貨在主力1007合約上的持賣單數量繼續排名第一,為2592手,比第二名中證期貨的2072手空單高出了520手;雖然其持有的多單數量也名列買單榜首,但1536手多單數量與空單相比遜色不少,兩者相抵為凈空1056手。
實際上,自4月16日股指期貨上市以來,國泰君安期貨幾乎一直占據空頭持倉的頭把交椅。由于其賣單量始終高居不下,且數量遠遠大于買單量,外界甚至將其稱之為“空頭大本營”。
“我也很好奇,同是券商系期貨公司,他們會員的做空力度為什么這么大?資金都是從哪來的?”一位期貨公司高管對此留有疑問。
6月初,國君期貨總經理何曉斌曾公開表示,國君證券研究所與國君期貨共同對市場行情進行的研判,使得國君席位資金對行情判斷的準確率大為提高。但是,這并沒有回答巨量做空資金究竟從何而來。
坊間有傳聞稱,國泰君安證券與其期貨公司的合作并不僅僅局限于“共同對市場行情進行研判”,在國泰君安期貨龐大的做空資金之中,似有券商的影子。
做空資金之謎
近期有市場人士向記者透露,早在今年4、5月,國泰君安證券已有專戶理財資金進入期指市場,金額在數千萬左右。
“他們有個部門老總對股指期貨等衍生品頗有研究,據說他帶了一批資金在股指期貨市場中‘搏殺’,他們自然也是國君做空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該人士反映。
然而,公開消息卻顯示,國泰君安證券的資產管理業務,直到上周末才拿到中金所的兩個交易編碼,6月21日才進行了第一筆交易。
根據中金所公布的《特殊法人機構交易編碼管理業務指南》,交易所直接受理特殊法人機構開立股指期貨交易編碼的包括四大類型,分別是證券公司自營部門、證券公司集合資產管理計劃、證券公司定向資產管理計劃和證券投資基金。而國泰君安證券此次獲得的兩個交易編碼,屬于第三種類型。
“這次是以券商的名義申請的特殊法人交易編碼,而此前專戶理財的資金,是以客戶名義申請的自然人賬戶和一般法人賬戶,兩者完全是兩碼事。”上述人士表示,以此方式,完全可以繞開中金所的批準與監管,“只要私下簽個協議,客戶就可以委托給他們做了”。
但是,這似乎有違規之嫌。
“如果有這種情況發生,明顯是違規的。我們管理的客戶資金必須在我們的平臺上,通過資產管理賬號來進行管理,我們不可能為客戶做這種事情。” 滬上一券商資產管理部門總經理對此向記者表示。同時他認為,國泰君安這么做的可能性很小,“因為沒必要冒這政策風險”。
有消息稱,國泰君安資產管理部負責人對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研究達十年之久,國泰君安資管客戶中對他的“追隨者”也不少,他和帶領的團隊可能給予了客戶操作建議,甚至不排除“代為操盤”的可能。
追溯資金源頭
“我們跟期貨公司一點關系都沒有。”22日,國泰君安資產管理總部相關負責人對上述傳言矢口否認,“我們就是一個投資機構,并不是研究所,不會為其他人服務。”
不過,這一解釋并沒能得到券商同行的接受。
“國泰君安已經為股指期貨準備了10年,很難想象,他們會僅因為規則限制而選擇等待。”滬上一券商資管人士分析。
就在21日,國泰君安期貨公司的持倉量再度出現明顯增長。
中金所當日統計顯示,國泰君安期貨當日依舊占據成交量首席,其中持買單量增加320手,而所持空單則陡增733手,增幅達到30%。
而來自國泰君安的消息顯示,其資管總部剛剛在上周末成功申請兩個定向資產管理計劃股指期貨交易編碼;21日,上述賬戶正式入場交易。
“這塊跟我們一點關系都沒有,21日我們做的很少。”對此,國泰君安上述負責人繼續撇清干系,“我們真的沒幫他們(國泰君安期貨),他們靠的是自己的能力,主要還是營銷能力。”
但不可否認的是,繼國泰君安自營部門開立股指期貨交易編碼后,資產管理部門的參與無異于為期貨公司添磚加瓦。截至目前,國泰君安已經為定向資產管理業務儲備了相當的客戶資源。
“在定向資管這塊,至少還有10名客戶也表示參與股指期貨的意愿,以后可能還會增加。”國泰君安內部人士透露。
按照券商對定向資產管理業務的界定,客戶的資產需達到1000萬元以上,由此推斷,僅僅在定向資管這塊,國泰君安初期便有了逾億元的資金儲備。
“目前申請的都是投機賬戶,有100手的持倉限額,但對產品收益不會帶來影響,我們計劃將整體規模控制在2億元之內。”國泰君安資產管理總部相關負責人介紹。
對于國泰君安為首批參與股指期貨交易的資管客戶做出的年化收益10%-20%的承諾,券商同行也有各自看法。
“在定向資產管理方面,10%-20%的收益應該是中等偏下,但如果純粹做無風險套利,還是可以吸引到相當的風險厭惡型客戶,畢竟這一收益率優于打新股或是投資固定收益產品。”一券商資管業務負責人評價稱。
“套利的機會越到后來將會越少,如果只做套利的話,不一定能實現20%的收益;但如果加入趨勢操作,和股票交易便無差別,而且相對于股指期貨,做股票風險更可控。”滬上另一創新類券商相關業務負責人分析,“對金融衍生品這塊,一向都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人家都說將如何賺錢,但卻沒有一個實際檢驗的機會,至少要等半年甚至一年后才見分曉。”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