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樹強
股指期貨上市至今已接近1個月,期間上證指數從當時最高的3160點一路下跌到最低2604點,跌幅達17.6%,空頭賺得盆滿缽滿。超常規的調整幅度不僅令不少散戶將原因歸咎于期指惹的禍,甚至還有學院派人士抨擊股指期貨,但遺憾的是其立論依據卻有著明顯的漏洞,頗有“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的味道。
笑看期指蛇吞象 期指招人詬病的理由主要是一種陰謀論式的觀點:通過做空現貨市場,資金在期指市場上獲得大量空頭超額利潤,從而加劇了市場的波動幅度。但凡投資皆講求杠桿效應,不僅體現在價格上,也體現在成本上。如果用一小筆資金就能夠撬動一個很大的市場,那當然劃得來,但問題是想在期指上做空賺錢需要在現貨砸出多少真金白銀才能做到?這個問題卻被選擇性地無視了。
從資金規模來看,5月13日收盤時股指期貨總持倉也只有15000手,估算持倉保證金還不到30億元,跟當日近千億元的成交金額相比完全不成比例。而其持倉的總價值也不過130多億元,跟A股市場20萬億元的市值相比更是九牛一毛,試問只有130億元的市值被做了空頭套期保值,那么通過做空能夠賺錢的人能有多少?該比例理論上是130億元除以20萬億元也就是萬分之6.5,這只能導致兩個結果:其一是通過做空期指能夠賺錢的人微乎其微,主流資金壓根就沒有動能照此操作。其二是需要砸出多少現貨籌碼才能撼動這個價值20萬億元的市場呢?顯然不是區區130億元資金就能夠做到的。
因此通過操縱期指獲取超額利潤的陰謀論說法不攻自破。
A股走勢與基本面匹配 很多人只看到股指期貨的推出時間和大盤深幅調整的時間吻合,卻忽視了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跟股指期貨幾乎同時,中央出臺了堪稱史上最為嚴厲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加之高盛危機,歐元區債務危機擴散接踵而至,導致全球資產價格和股市調整,內憂外患夾擊之下,A股顯然難以獨善其身。從時間點上來看,外圍市場的轉勢和國內地產的調控同樣與A股的調整時間吻合。
有觀點質疑A股跌幅太大,免不了與期指有關,然而筆者不禁要問,如果市場確實是熊市的氛圍,當前的跌幅難道有何夸張之處?2008年的上半年,國際金融危機尚未完全暴露在大眾視線面前,A股市場已從5000多點持續下跌到3000點以下,當時可是還沒有股指期貨啊。
因此以當前的基本面情況,與目前的A股調整幅度應該是匹配的,股指期貨的助跌作用有限。
短線反彈 中長線未見底 市場近期沒有什么利好,最大的利好是之前跌得太多了,因此反彈合情合理,尤其是當所有前期強勢的題材板塊最終也開始出現盤中跌停的補跌狀態時,可以認為所有板塊的輪動下跌已經完成了,做空的動能也就得到了階段性的釋放。經過筆者的研究,即便是在2008年的大熊市中,每次確立反彈的漲幅也會有10%以上,因此本輪上證指數反彈的目標位看到2850點附近并不為過,在本輪反彈的過程中同時還會伴隨“二八”強弱的風格轉換,權重股在未來可能相對中小盤股抗跌或者有超額收益。中長線看,依然沒有任何真正見底的跡象出現,當前的行情是超跌反彈。
(作者為長城偉業期貨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