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4只創業板新股——長信科技、荃銀高科、康芝藥業、銀之杰將上網發行。其平均發行市盈率(PE)為58倍(長信最低為52倍),這較之本月6日發行的海默科技、勁勝股份等5只同樣是創業板新股的64倍發行PE略有下降,但仍與深市78只創業板股票二級市場的平均61倍的PE不相上下。
一、二級市場估值水平拉近的直接后果,是新股上市不久即告“破發”。 昨天,嘉欣絲綢、愛仕達、和而泰3只新股在上市次日全部報收跌停,而在此前一天的上市首日,嘉欣絲綢已直接破發,愛仕達雖然以一分錢之差免除了“首日破發的尷尬”,但次日的跌停卻帶給了其持有者更難接受的刺痛。新一輪破發潮似乎正在涌來。
觀察可發現,近年來,新股發行與股市的頂底之間存在著某種特殊關系。例如:2006年6月5日,中工國際重啟股改新老劃斷后IPO之際,上證綜指從998點由熊轉牛恢復性上漲到1700點附近,彼時,中工國際的發行PE是19.83倍。之后,發行PE不斷抬高,及至七個月后的2008年1月25日中煤能源發行時,發行PE沖頂到了43.71倍。而在此前四個月,滬指已經沖頂6124點后由牛轉熊。隨后,發行PE也不斷走低。到八個月后,2008年9月16日,該輪IPO的最后一只新股——華昌化工發行時,發行PE已降至18.52倍。一個月后,滬指見底1664點。
華昌化工發行之后,由于股市持續低謎,新股發行被迫暫停9個月。直到2009年6月29日桂林三金重啟金融危機后的首個IPO。那個時候,A股已由熊轉牛、自1664點反彈到了3000點附近。但是,由于新股發行制度僅作了四點象征性修改,發行PE出現了大幅度的跳升,首個IPO桂林三金的發行PE直接逼近了33倍,與此同時,大比例的超募現象開始大規模出現。此后,發行PE高開高走,及至2009月12月16日陽普醫療發行時,PE已逾越了百倍大關,達到108.7倍。這種瘋狂狀況一直持續了4個月,直到今年4月21日國民技術以98.33倍PE發行時,才確認百倍市盈率發行暫告段落。此后,隨著股指重心不斷下移,新股發行PE略有回落。但與昨天交易所公布的滬市、深市主板、中小企業板、創業板的20、28、41、61倍市盈率比較起來,目前的60倍上下的發行PE仍處于高泡沫區域。
新股發行泡沫是否會破滅?這輪新股發行何時會暫停?目前尚未可知,但是A股重心節節下移、股市環境再度轉熊的跡象卻已開始顯現。按照目前的市場狀況,不要說推出國際板,就是農業銀行、光大銀行能否順利發行也已令人存疑。然而,證監會的發行任務似乎還不小,僅目前過會等待發行的公司就仍有74家之多。歷史是否會重演?股市見底會否再是本輪新股發行被叫停之后?這似乎還是待解之謎。但是,至少,新股發行制度應該真正講點科學發展觀了。果真如此,類似998點、1664點時的艱難困境或許會好受一點。記者 徐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