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融券是股指期貨的必經之路。從全球37個主要資本市場來看,21個在股指期貨之前推出融資融券,6個之前有看跌期權,3個隨后很快推出賣空機制,5個在股指期貨推出后,沒有及時建立融資融券機制,致使資本市場出現了劇烈震蕩。其中較為典型的例子便是中國香港1987年發生的股災,著名的戴維森報告曾強調指出:“香港股票市場缺乏賣空機制是引發1987年證券市場崩潰的一個主要原因。”
至于推出時機,我們期待春節迎來融資融券,五一接下股指期貨。
融資融券初期,大型證券金融公司缺失,使得轉融通(即證券公司向證券金融公司借入資金)無法實施,證券公司只能用自有資金(截至2008年底,29家創新類券商的凈資本總額為1930.11億元)開展業務,使得證券公司從一個中間商變成了融券的對賭方,這是和海外最大的區別。
從風險的角度來看,證券公司融券動力不足;我們預計融資融券推出后,融資將給市場帶來1900億元的新增資金。
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抵押ETF基金融資買股票能獲得2.80倍的最大杠桿,而抵押現金融券賣空股票僅獲得2倍的最大杠桿,單看杠桿倍數,融資意愿大于融券。
事實上,從海外經驗來看,融資規模遠大于融券,其中中國臺灣的融資是融券規模的4-5倍。
此外,我們預測,融資融券初期,融資融券將帶來每年2萬億元的新增交易量。從國際經驗看,融資融券對市場交易量放大作用明顯,從而推動券商經紀業務增長。其中日本融資融券交易額占比為12%~21%,而中國臺灣融資融券交易額占比則為33%~56%。
我們的研究還表明,香港恒生指數波動率隨著融資融券機制的逐步放開而出現明顯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