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政策微調明顯,熱錢現回流苗頭,外匯占款勢增加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胡敬艷
8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發行180億元央票,雖然同時也有到期央票而對沖,但考慮到央票發行利率的上升,央行貨幣政策正在進行微調的信號已很明顯。
但這并不影響A股的強勢。8月5日,A股再度創下反彈以來的高點3478.01點。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公布的數據,5日滬市的平均市盈率已經達到了29.8倍,深市更達到了41.81倍,部分板塊甚至已經超過了100倍,結構化的估值泡沫開始顯現。
近期一系列經濟數據顯示,海外尤其是美國經濟體復蘇勢頭開始明顯,帶動了A股這兩天“出口復蘇”板塊的活躍,可以預計,未來由外匯占款項下的貨幣發行將增加,再加上“熱錢”的再度進入,即使下半年貨幣政策有所收縮,但流動性充裕的格局很難出現大的改變。
那么,A股泡沫會繼續膨脹到何種程度?是否會像1980年代后半期的日本一樣,出現地產和股市的雙重資產泡沫?
流動性催生泡沫
玫瑰石顧問公司董事謝國忠最近撰文指出:“中國股市和房地產市場價值被高估了50%,甚至100%!敝袊Y產泡沫是否存在?如果存在,是否在可控范圍?
銀河證券研究所所長滕泰認為,“總體而言,目前的房地產市場沒有泡沫,但股市有一些。但考慮到未來兩年經濟及企業盈利會高增長,因此,目前的股市泡沫在可接受的范圍之內!
滕泰表示,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股市上漲甚至出現一定程度的泡沫,都是刺激消費和投資的必要條件。它是好事,不是壞事。股市上漲到一定階段,必然會產生財富效應,刺激居民消費。
他以房地產行業為例來進一步表明觀點。房價上漲過快,會不利于社會公平等等,但如果不保持地產價格的穩定上漲,地產交易就不會活躍,經濟增速就會緩下來,像建筑、建材、鋼鐵、水泥、家裝等十幾個行業景氣度都會下降。
泡沫的根源則在于流動性的充裕。
滕泰表示,今年上半年,信貸投放超過了“適度”投放的尺度。但這個問題不用有關貨幣當局去做決策,經濟本身有它自然的增長機制和規律。上半年的天量信貸,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型企業,他們的需求已基本滿足,因此可以判斷,整個市場的信貸需求已不再十分強烈。
目前已有跡象表明,市場對信貸的需求處于自然下降趨勢。8月3日,有媒體披露,今年7月份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新增人民幣貸款約為1700億元,信貸增速大減。
瑞銀集團最新的研究報告預計,今年下半年銀行貸款增長將放緩,因為新投資項目的融資需求將自然放緩;票據貼現的很大一部分將被置換為正常的中長期貸款;隨著銀行基本實現收入目標并面臨著資本金限制,銀行放貸的動力和能力將會減弱。
“熱錢”回流
信貸放緩無疑會減少市場的流動性,但新的流動性又會出現。
“熱錢”首當其沖,它曾是上一輪牛市出現的影響因素之一,且有可能再次成為A股行情的助推者。
今年4月份以來,外匯儲備迅速增長,引發市場對“熱錢”入場的猜測。對此,亞洲開發銀行經濟學家莊健博士表示,為應對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機,以美國和歐盟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紛紛推出擴張性的財政和貨幣刺激方案,向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
在金融體系已基本穩定而實體經濟遠未企穩回升的情況下,這些擴張的資金很可能流向新興市場國家,中國將成為國際資本包括國際“熱錢”熱捧的對象。在上半年無法用貿易順差和FDI流入解釋的1200億美元中,如在扣除因歐元相對美元升值所導致的大約800億~900億美元的因素外,粗略估計“熱錢”大約在300億~400億美元的水平。
他認為,與以往海外“熱錢”以外匯形式曲折進入境內不同,下半年“熱錢”有可能通過虛假貿易,以人民幣本幣的形式流入境內,這將對央行現有的大額可疑支付系統構成挑戰。
實行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在促進企業貿易結算便利化的同時,也意味著滯留海外的人民幣資產隨時都有回流境內的可能,也給國際游資的流入帶來了可乘之機,這就加大了監管部門嚴查“熱錢”的現實難度。莊健表示,海關、監管部門、銀行等多部門要加強信息共享和交叉監管,審核企業貿易的真實性,實行總量控制。
不過,滕泰認為,未來五年,乃至十年,中國都將是全球經濟增長最高的國家,熱錢有回升的趨勢難免。但中國目前資本項目不自由兌換,相當于一個隔離熱錢的防火墻,對中國的沖擊絕對不會像對東南亞國家那么大。熱錢可能會對中國管理財富、外匯儲備監管等造成一定壓力,但是絕對不會影響到中國的實體經濟和股市。
外匯占款增加
當央行可以通過貨幣政策的調整來主動收縮流動性的時候,可能面臨著另一流動性被動放大的局面,那就是出口復蘇導致外匯占款的增加。
近兩天,A股市場上與出口有關的板塊表現強勁,主要原因就是美國及其它一些發達經濟體公布了較為正面的經濟數據,刺激市場認為這些經濟體正在朝向復蘇并將帶動出口的增加。
如美國7月ISM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上升至48.9,市場普遍預測為46.5。這是該指數連續第7個月上升,6月該指數為44.8。7月就業指數為45.6,較6月40.7上升4.9個百分點。
不過,莊健認為,“從目前來看,美國、歐洲和日本這三大經濟體,經濟是否企穩還很難下定論,世界經濟是否觸底也沒有達成共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