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接連5個月的反彈,股指已經到了較高的位置,市場分歧增多。而股指是解禁股東減持參照的目標,股價達到其心理價位后,減持沖動增加。
長城證券 宋紹峰
在今年A股市場連創短期新高的“陽光”下,大小非陰影似乎已離投資者漸行漸遠。但實際上,大小非減持對市場構成的壓力一直存在。
2月滬深兩地股指沖高回落的背后,是大小非瘋狂套現10.19億股,創下去年6月中登公司按月披露大小非減持數據以來的最大單月減持量。且這一現象在3月份繼續被演繹。3月大小非的實際解禁壓力并不及2月,但減持量卻創出歷史新高。最新數據統計,3月份計有80家上市公司發布股東減持公告,85家大小非股東累計減持10.67億股,環比增長52.23%。
根據變動期間股價均價計算,3月大小非股東合計減持金額高達147.46億元,與2月相比,激增80.39億元。
減持加速的原因
近期我們觀測到解禁股減持有加速跡象。對其可能的解釋有三:
一、市場接連5個月的反彈,股指已經到了較高的位置,繼續向上并非缺乏動力,然而分歧必然增多。而股指是解禁股東減持參照的目標,股價達到其心理價位后,后續曙光又不是非常明顯的情況下,減持沖動增加。
二、目前中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仍然存在較多不確定性。在這我們不去展開一個對世界經濟的展望和判斷,最實際的情況乃是,無論“去杠桿化”也好,“去庫存化”也好,國內多數的經濟實體仍然面臨資金緊缺的情況,尤其對于一些中小企業更是如此。因此對于財政狀況不佳的產業投資者而言,拋售手中的股票,放棄一些夢想,拯救一些現實或許更為重要。
三、財政部3月中旬頒布的《金融企業國有資產轉讓管理辦法》對市場而言是一件限制國有解禁股減持的好事,然而很多人忽視了其真正實施的時間在今年的5月1日。在這中間的1月余的空檔期,國有股或將可能迎來政策真空期的加速減持。
減持未必利空
但是我們提示投資者,減持對個股的影響并非一概負面,減持并非只是拋售。從可能性而言,減持有拋售的可能,也有進行股權轉讓或者其他可能性。我們觀察到近期某些解禁股在解禁之后,甚至減持公告發布之后仍然具有異常的漲幅,最簡單的解釋為市場的自發調節;另外一種可能的解釋在于通常所說的“拉高出貨”,但此中涉及合法合規的問題,因此不多論述;最后一種解釋可能為股權的轉讓。從目前非公開的股權轉讓渠道而言,二級市場減持比較簡單,但成本與交易對手不確定,而交易所大宗交易平臺相對具有一定的隱私性,對于股權的轉讓是一種更好的渠道。
最后我們也猜想一把:5月1日之后,國有股減持面臨眾多限制,尤其大規模減持需要事先“通報”,難免會使減持的操作公開化,可能引起市場和輿論的一些不良反應,因此一些小份額股權轉讓(例如小于5%,仍然不足以觸發相關股權收購條款)等事宜需要提前或者加速進行;目前的形勢(經濟在今年見底的預期)而言,可能是產業投資者頗感興趣的階段,資本市場中很多merger、資產運作等事項可能逐漸增多。
綜上邏輯,國有股東提前減持從而進行資本運作與股權運作的可能性不是沒有。我們提示投資者,基于前述股價催化之原因,近期仍有可能涌現拋售公告并同上漲一起出現的情況,善于挖掘此類題材的投資者可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