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構:憂慮業績人氣低迷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6日 12:07 中國經營報
弱市中就是這么無奈。信心正在逐漸流失的投資者們對利好已經麻木,但稍有利空,就會引發一輪新的恐慌性下跌。上周,上證綜指跌破4000點關口,再次考驗市場承受極限。 基金此時也不得不暫避風頭,近期連續大幅減倉以應對“空軍”壓力和可能的贖回。“目前市場中各種因素都還不太明朗,我們必須重新考慮市場估值,等待新的機會。”一位明星基金經理坦言。 市場資金捉襟見肘 “目前市場正處于內憂外患的壓力之中。”天治基金一位基金經理分析,外圍市場不容樂觀,美國次級債危機遠未結束,經濟陷入衰退跡象非常明顯;國內更是境遇堪憂:通脹壓力依舊巨大,從緊政策難有松動,而在大小非解禁和市場融資壓力下,市場資金已經捉襟見肘。 3月11日公布的2月份經濟數據再度引起不安,高達8.7%的CPI超出此前預計。“考慮到本輪通脹的成本推動特征比較明顯,在國際資源品價格維持高位,中國勞動力成本開始顯著上升的背景下”,匯豐晉信預計今年通貨膨脹將維持在相對高位,“全年可能漲幅在5.5%左右”。而美國經濟數據也顯示經濟衰退風險在增加。近來部分建商、零售與金融公司季報普遍不樂觀,顯示次級債、房市與消費情況均未見好轉,且相關利空可能尚未完全出盡。 企業盈利增長悲觀 隨著市場持續下調,很多股票跌幅巨大,不少機構認為,相當部分股票已經重新回到合理估值區間,建倉時機已經來臨。 海富通風格優勢基金經理康賽波就表示:“目前市場估值已相對合理。”他認為,去年10月以來,市場已經累積了30%左右幅度的調整,市場動態市盈率下降到20倍左右。雖然市場受到慣性影響,可能會繼續調整,但下調空間已經不大。 不過,這并非基金界共識。“目前中國股市面對的最大問題是企業盈利的不確定性。”國海富蘭克林彈性市值基金經理張曉東說,此前大家對于市場估值的判斷大多基于去年底做出的盈利預測,但是考慮到國內通脹嚴重和美國經濟衰退因素,必須重新考量。“很多股票不僅是盈利增長減速問題,甚至可能面臨業績拐點。”所以,“目前市場沒有什么吸引力,整體下跌50%都是應該的。” 國信證券投資管理部總經理錢海章抱有同樣觀點,“一方面企業盈利預期在下調,另一方面,存款利率在上調,市盈率也需要相應調整。”在他看來,考慮到供求關系失衡因素,市場估值中樞下調空間依舊不小。 但一家國際知名QFII機構人士向記者表示,大小非解禁、再融資導致的供需矛盾,事實上只是市場調整階段的短期情況,“A股估值體系未發生根本變化。”他認為,支撐A股估值體系的因素依舊存在:市場資金目前還相當充裕,而且還有資金源源涌入;資本開放顯然在未來一段時間也不會發生根本變化;中國仍舊是一個受到管制的市場。“只要這些因素沒有根本改變,我認為A股對H股溢價30%到50%的情況,至少在最近幾年都不會發生改變。” 主力集體撤退 在對后市的悲觀預期下,機構們紛紛做空,和散戶一樣在A股下跌中節節敗退,以應對下跌風險和可能的贖回潮。 “我們現在倉位接近規定下限(60%)。”張曉東并不諱言自己對市場的擔心。而廣東一家證券公司集合理財經理更為直白:“投資是一件長期的事情,現在我們看不到機會,就只能等待。”他管理的集合理財目前倉位不到60%,其余資金要么打新股,要么暫時閑置。 據華泰證券的研究報告,進入2008年以來,基金持倉持續減少,截至2008年2月15日,基金平均倉位已經接近70%,許多基金的持股比例已經跌至60%,與2007年12月眾多基金保持80%倉位的輝煌場面相去甚遠。 上交所席位交易數據也顯示,2007年10月17日至2008年2月25日期間,中國平安(601318.SH)、中國人壽(601628.SH)兩大保險股合計470億元流出市場;券商資金中, 國泰君安、 海通證券(600837.SH)、中信證券(600030.SH)等合計撤出資金285億元,基金同期也撤出資金250億左右。 但更多機構只能“堅守”。“我們那么大資金量,根本沒法跑,只能扛下去。”上海一家基金公司基金經理坦言,他們金融地產持股量很大,雖然前景堪憂,但是套牢太深,沒法再跑。“就當是價值投資吧。” 截至3月7日,監管部門已經連續第五個交易周周末批復新基金發行,放行逾千億新股票型基金。 但是令人失望的是,對于股票型基金的連續獲批,市場明顯表現出“審美疲勞”。海通證券基金分析師吳先興認為,這主要是由于目前再融資等市場不確定因素較多,在信貸緊縮政策下,市場融資作用將更加凸現。“與其說救市,不如說新基金是用來接盤這些天量融資的。投資者對擴容的憂慮造成了弱市格局。” “什么時候基金好發了,意味著大盤股的機會就來了。”錢海章說,“正規軍”上場的時候,游資和散戶資金才會“繳械”,操作風格亦將跟隨基金變化。本報記者巫燕玲對本文亦有貢獻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新浪財經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