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董硯龍 19日北京報道】
由《經濟觀察報》經濟觀察研究院推出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2005年上市公司信任度指數為37.7,較上年38.1出現下降。這是該研究機構第二次推出上市公司信任度指數。
研究表明,盡管2004年上市公司信任度狀況并不理想,但由于沒有引起市場參與者
的重視,許多問題不僅沒有得到及時糾正,反而變得更加嚴重;另外,即使個別信任度問題在付出慘痛代價之后得到解決,但又出現了新的問題,甚至是幾年前已得到糾正的問題重新出現。
據介紹,信任度泛指交易的一方對另一方信息披露的態度,因此公司信任度被定義為公眾對公司內部人的態度。為更加深入地研究公司信任度,經濟觀察研究院今年采取了樣本研究的方法,被遴選為樣本的100家上市公司無論資產還是股本都有著較大的規模,并且分別來自主要產業板塊,因此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可以說明國內上市公司信任度的整體狀況。
主持此項研究的經濟觀察研究院院長清議指出,按照價值投資的觀點,如果一家公司的市盈率既低于整個市場的平均水平又低于所在產業板塊的平均水平,那么,通常是極具投資價值的。但是,假如這家公司的會計報表顯失公允,進而不值得信任,那么其投資價值將蕩然無存。“以2005年上市公司信任度指數下降為背景,這也是為什么上市公司2004年度凈利潤整體增長31%,而股市屢創四年來新低的原因。說穿了,都是不值得信任惹的禍。”
自2001年7月起,中國股市已走出了近四年的大熊市。在付出慘重代價之后,市場的參與者開始對市場存在的問題予以廣泛而深入的反省。討論最多的話題集中在股權分置和公司質量兩個方面。然而,世界范圍內近300年的歷史表明,主導全球股市的核心問題并非如此。
在清議看來,對國內股市核心問題的認識不能坐井觀天,中國股市不過是全球股市發展鏈條上的一個環節。回顧歷史,從18世紀初英國南海公司泡沫事件以及隨后出臺的《泡沫公司取締法》,到1929年最終導致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大蕭條的華爾街上市公司會計造假案以及隨后頒布的美國證券兩法,再到本世紀安然事件以及隨后制定的《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信任度都是全球股市發展貫穿始終的主線,也是市場制度建設遵循的主線。在信任度主導股市發展這一規律上,中國不是也不可能是一個例外。
另外,根據國內股市主板和中小板分離的發展趨勢,研究人員相信,對主板公司和中小板公司信任度狀況分別做出評價是非常必要的。因此,一個月之后,經濟觀察研究院還將發布2005年中小板公司信任度指數,并對二者的特征和差異做出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