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主力機構實力大盤點 440億增資能掀幾重浪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17日 11:11 證券導刊 | ||||||||
提要: 如此多的涉及增量資金的政策或消息,究竟會在股票市場形成多少增量資金呢?綜合來看,各類機構總共可以給股市提供440億元資金,占滬深A股流通市值的4%左右,對市場的實質性影響十分有限。
西南證券 張剛 9月13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將“抓緊落實《國務院關于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的各項政策措施,切實保護廣大投資者利益,促進資本市場穩步健康發展”列入八項經濟工作之一。10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黃菊黃菊要求,抓緊落實國九條各項政策措施。從此市場對國九條的利好預期便成了支撐1300點整數關口的主要動力。而國九條內容中,頗受市場矚目的便是“繼續大力發展證券投資基金,支持保險資金以多種方式直接投資資本市場,使基金管理公司和保險公司為主的機構投資者成為資本市場的主導力量”。 主要媒體曾報道,國務院批準成立的“鼓勵合規資金入市專題工作小組”已初步完成相關制度起草工作,正在征求有關各方的意見。這意味著鼓勵長期資金直接入市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長期資金指的是社會保障基金、企業補充養老基金和商業保險資金。這些長期資金目前絕大多數游離于證券市場之外。為了創造條件逐步提高這些長期資金的入市比例,經國務院批準,證監會、財政部、勞動保障部、央行、銀監會、保監會、社保基金理事會等七大部門聯合組成"鼓勵合規資金入市專題工作小組",為長期資金直接入市做好制度安排。 9月份中旬以來,有關鼓勵合規資金入市的相關政策或消息相繼出臺,包括: 9月16日,外匯局表示歡迎并支持更多的專業資產管理機構,如基金管理公司、養老金管理機構和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等長期投資者提出QFII申請,投資我國證券市場。 9月17日,“銀行號”基金公司整裝待發。 10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證券公司短期融資券管理辦法》,允許符合條件的證券公司在銀行間債券市場向合格機構投資人發行短期融資券。同日,中國證監會發布修訂后的《證券公司債券管理暫行辦法》,大幅度降低證券公司發行債券籌集資金的門檻。 10月25日,中國保監會和中國證監會聯合發布《保險機構投資者股票投資管理暫行辦法》,保險資金獲準直接入市。 11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聯合發布修訂后的《證券公司股票質押貸款管理辦法》。 11月9日,首批創新券商完成指定信息披露,中信證券(資訊 行情 論壇)集合理財產品率先亮相,目標規模50億。 11月10日,勞動保障部與中國證監會近日聯合發布《關于企業年金基金證券投資有關問題的通知》和《企業年金基金證券投資登記結算業務指南》,就企業年金基金證券投資的開戶、結算等有關問題作出規范。 11月11日,中央啟動600億拯救券商計劃。 11月12日,社保基金要加快進入資本市場。 那么,如此多的涉及增量資金的政策或消息,究竟會在股票市場形成多少增量資金呢?我們不妨依據機構的分類,分別加以分析。 券商類 由于股市長期低迷,造成部分券商出現違規操作導致形成巨額債務,為此11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聯合發布《個人債權及客戶證券交易結算資金收購意見》。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管理層正在考慮把600億元人民幣的新資本劃撥給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用于清理證券行業,化解券商風險。顯然,600億元資金只是用于清償證券公司沒有能力償付的個人債權,至于法人債權仍對證券公司形成較大的壓力。 至于創新券商開展的集合理財業務,必須要依靠股市的轉暖,才能形成熱銷。9月份以來新募集設立的基金,份額最高的南方積極配置也僅有35億。目前僅有3家券商獲得創新資格,樂觀估計僅會對股票市場形成150億元的資金。 在股票抵押貸款方面,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聯合發布修訂后的《證券公司股票質押貸款管理辦法》的主要內容包括:刪去了借款人必須是“上一年度公司經營正常,未發生經營性虧損”的規定;貸款最長期限延長至1年;上市公司可轉換債券可作為質押物;取消一家券商只能在一家商業銀行辦理股票質押貸款的規定;貸款利率按照央行利率管理規定執行;警戒線比例的最低值由130%提高到135%。券商股票抵押貸款的門檻被大大降低,可是哪家商業銀行敢大規模從事此項高風險的業務呢?對于券商而言,恐怕僅會起到望梅止渴的作用。 證券投資基金 下半年以來新募集設立的基金達到12只,其中2只為保本基金。10只股票型基金中份額在20億份以下就有6只,其余6只僅有南方積極配置在35億份,另外5只都在20億至26億之間。早已經沒有了第一季度基金熱銷,甚至出現百億份基金的場面。10只下半年陸續募集設立的新股票型基金的份額總共為184億元。還有6只基金還在發行中,其中兩只為保本型,一只是貨幣型,3只股票型。樂觀估計證券投資基金能為股市形成240億元增量資金。 QFII 由于2004年下半年獲批的公司家數更多,投資額度相應增多,新進股票也較多。去年年底獲得QFII資格的機構才有10家,今年10月底已經達到27家,已獲批投資額度上升至28.5億美元,另外還有近10家境外機構等待中國證監會批準其QFII資格。季報顯示9月底投資所有股票和轉債的市值僅為43.82億元人民幣,持倉比例僅為18.60%,對后勢態度依然謹慎。年底能為股市提供的增量不會超過10億元人民幣。 社保基金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理事長項懷誠在第二屆國際金融論壇上表示,當前社保基金與資本市場的良性互動已經出現。下一步管理機構要積極創造條件,盡快出臺有關制度,加快社保基金投資資本市場的進程,實現社保基金與資本市場的共同繁榮。 社保基金是委托基金公司進行運作,9月底全國社保基金總資產為1480億元 ,按照相關數據分析,社保基金今年入市的資金總額約為380億元左右。剔除首批進入香港市場上的約20億元資金,以及已經交給6家基金公司管理的資金,還有200多億元資金可供投資,但實際上9月底所投資股票的市值僅為35.72億元。2003年,全國社保基金326.32億元委托投資資金中,投資于股票和債券的比例分別占總資產的5.08%和6.71%,占委托資金的20.65%和27.26%,即分別為67.36億元和88.94億元。今年在股票上的投資也不會超過150億元,預計將新增40億元。 企業年金 勞動保障部與中國證監會聯合發布的《關于企業年金基金證券投資有關問題的通知》和《企業年金基金證券投資登記結算業務指南》,主要就企業年金基金證券投資的開戶、結算等有關問題作出規范。實際上,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早在今年4月份公布了《企業年金試行辦法》和《企業年金基金管理試行辦法》并于5月份開始實施,8月份更頒布了《企業年金管理指引》,相關法規體系已在完善過程中。而早在相關辦法出臺之前已有地方企業年金試水股票市場。2003年年報顯示,上海企業年金發展中心出現在青海明膠(資訊 行情 論壇)、韶能股份(資訊 行情 論壇)等十余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銀河、湘財、東方、申銀萬國(行情 論壇)、華夏等一批證券公司已經成為上海市企業年金發展中心的投資管理機構。2004年第三季度季報顯示,企業年金在不斷增加投資額度,所持股票22只,新進股票數量是增持股票的4倍。其投資股票和轉債市值為4.93億元,比半年報的數據上升7.18%。可見,新發布的規定僅是規范開戶、結算程序,并不會為股市帶來增量資金。主要媒體報道,目前我國企業年金的規模有近500億元,再加上以年金名義銷售的保險產品有430億,企業年金的存量規模有近1000億。可是截至9月底,企業年金入市規模僅不到存量的千分之五。企業年金早就可以入市,現在只投資這么少的額度,恐怕是多數企業年金更傾向于穩定收益的定期存款和債券市場,而無意進入股市。另外,企業年金制度并不是政府強制推行的,屬于企業自主選擇的針對職工的福利制度,未來增長潛力難以樂觀預期。 銀行系基金 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2004年3季度全國城鎮儲戶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受股票市場不景氣的影響,3季度城鎮居民的證券投資熱情減弱,儲蓄意愿有所回升。實施加息后,在宏觀調控、信貸壓縮的背景下,加重了商業銀行的儲蓄利息支出壓力。中國人民銀行召集四大商業銀行負責人,討論商業銀行發展基金業務和設立基金管理公司的問題。會議指出,商業銀行設立基金公司后,可發起貨幣市場基金、各類債券型基金以及股權投資基金。此舉將揭開銀行資金合規入市的一幕,銀行因顧及自身的經營壓力也加快入市步伐。不過,此次會議認為,商業銀行設立基金公司后,當前階段主要應側重于發起債券型基金。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吳曉靈在招商銀行(資訊 行情 論壇)主辦的“商業銀行設立基金管理公司高峰論壇”上表示,商業銀行所設立的基金管理公司可以發起各種專門類型的基金,包括貨幣市場基金和各類債券型基金以及股權投資基金。這幾種類型的基金可以適度交叉,但當前階段主要應側重于債券型基金。可見,為了避免形成更多的不良資產,銀行系基金公司的投資領域近期僅會限定于債券領域,難以為股市提供增量資金。 保險資金 中國保監會和中國證監會聯合發布《保險機構投資者股票投資管理暫行辦法》,其中規定:保險機構投資者投資股票的比例,按成本價格計算,最高不超過本公司上年末總資產規模的5%。從以往保險資金投資基金上的額度看,在15%上限的要求下無論熊市還是牛市都一直保持僅有5%-6%的比例,可見保險資金獲準直接投資后也不會擴大在股市投資的比例。中央財經大學保險系主任郝演蘇認為2003年中國保險業竟然有40%的泡沫,原因是壽險公司不合理的產品導向和結構。稚嫩的中國保險業跨越性地選擇了大面積開展類似的理財型保險業務,有退保風險。分紅險和投連險都是偏重投資理財的險種。后者曾經歷過席卷全國的退保風潮。而業內預計,如果防范不當,分紅險的隱患可能會大于當年的投連險。這樣,保險資金不會再向股市提供過多的增量。所以,預計保險資金會撤出原本在基金上投資的額度轉到直接投資上來。這樣,不僅不會形成增量,而且會迫使基金套現應對贖回,加重了基金重倉股的壓力。 主要媒體刊登文章稱,權威人士指出,保險資金不會因為獲得直接入市資格而大額贖回基金。暫不談基金存在為上市公司再融資做托的現象,證券投資基金無論凈值增減,都要被基金公司計提1.5%的管理費,保險公司會甘心自己的資金無償向外輸送嗎?1.5%的管理費足夠保險資金組建自己的投資隊伍,還有富余。保險系統以前便有過在股票市場投資的經驗。另外,保險和基金屬于兩個金融系統,主管部門也不同,根本無需顧及對方的利益,不能直接入市之前是合作關系,允許直接入市后則變成了競爭關系。當然,如此篇文章所述,保險資金在操作上會比較策略,不至于在凈值上損失過重。不會大額贖回的表態,如果讓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的負責人來說才會有說服力,但這是不可能的。 綜合來看,各類機構總共可以給股市提供440億元資金,占滬深A股流通市值的4%左右,對市場的實質性影響十分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