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會變成銀行嗎?
http://whmsebhyy.com 1999年12月10日 13:49 和訊中金網
提要:中美WTO的協議,并不僅僅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里。如果我們證券市場上的大多數消息都如此這般,這個市
場就會顯得相對"公平"、"公正"、"公開"了
1999年11月的中國股市仍是多事,投資者與"狼"共舞的壓力日增。
先是10月末出現的湘證基金惡炒案有了辦法。注意這里寫的是"辦法",而不是"說法"。因為一般而言,謹慎的
管理當局對某事態有個"說法"已不易,而"辦法"更不易及時出臺。比如,11月末對"大慶聯誼"的懲處,涉及的事情就
不是中國證監會能夠單獨給予解決的。所以早知道"大慶聯誼"有事,但"辦法"卻是遲遲出不來。相比之下,湘證基金上市
當天炒至10元,第二天就被暫停交易,接著就是基金管理公司申請擴募,并馬上得到批準執行。
大家評論道:管理當局總算是用市場的手段來解決市場問題了。一下子以1∶6.5的規模擴募,時間緊迫讓你炒家
來不及籌集資金,攤薄后的價格自然讓炒家損失慘重。相比之下,"藍田股份"連政府公文也敢假造,只是罰點錢了事,太便
宜了該公司了。
當然,用市場的手段來解決市場問題,普通投資者也一網打盡。不久前,有一位小散戶對我陳述,他在湘證基金上市
那天糊里糊涂被圈了進去,而且事后也來不及籌錢,大虧。我們只能提醒他與"狼"共舞得小心。
這年頭,這市場,大家真得小心點了。現在公司時興增發新股,"深康佳"也在其列。該公司是個好公司,我也覺得
管理層很有頭腦,很佩服。據說此次增發新股的方式是按國際慣例行事。事實是,公司是賺了錢,原有的流通股股東卻有不少
的損失。我很無知,所以沒能力將此次發行方式和國際上的慣例做一番仔細比較。但我有常識,要是老讓股東們的利益受損,
不管什么慣例,也只能是陋習。說得嚴重點,上當的或有警戒的投資者還會做公司的股東嗎?慣例如何"慣"下去?
說起11月的股市,當然,中美就同意中國加入WTO協議的事兒不得不提。雖然各種財經傳媒對此做了不少文章,
但有一點似乎沒有注意,那就是真正的"消息"對中國股市究竟有什么即時影響。因為盡管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像中國那般
對"消息"的提前消化也很讓人吃驚。以今年為例,不管是降息、保險資金入市還是國有股流通問題,事實上不單早已被人們
預期,而且已經提前消化,所以政策一出臺,股市要么是拉抬出貨,要么乘勢打壓,很是從容。而中美簽署的WTO協議,卻
并不僅僅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里。所以盡管有所期盼,在即將簽約的下午紡織股先動了動;第二天各個板塊或行業老老實實地
按照加入WTO的利弊來一番調整,然后可能跌得深了點;第三天又有所反彈,然后再次調整……確實很市場,也很"合理"
。我這里所言"合理",也包括了市場的過激反應,但事后都是可分析的。如果我們證券市場上的大多數消息都如此這般,這
個市場就會顯得相對"公平"、"公正"、"公開"了。
另外,根據中國證監會最新精神,基金的新股配售比例大增,認購的新股50%在上市即日就可流通,用于配售新股
的累計資金額也從基金總盤子的15%增至30%,這對基金的實惠自然是大大的。一般的輿論還認為,這樣可以壓縮專業申
購資金的獲利空間,促使部分資金向二級市場分流;同時可以推進大盤股的順利發行,對平日少有中簽機會的中小投資者而言
,可通過購買基金來分享一級市場收益等等。
不過,這里面還是有很多東西值得玩味。
首先,如此地優惠基金,對未來中國的基金業利弊很難說。老實說,今年的新基金表現,除個別外,難以看出"專家"
的感覺。如果沒有配售新股的優惠,恐怕連稍有投資經驗的人都不如。造成這種事實,有許多難以言表的主客觀原因。我們也
不必苛求,更何況專家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問題是,如此的扶植,對今后的基金"專家"成長有何好處?
第二,我們知道如此地優惠,與明年基金托盤可能大量釋出的新股或流通股有關。如果達到一定的市場均衡了,是萬
幸。但有形的手伸得太長,市場會作何反應,讓投資者都去買基金?結果供方和買方是一家人,那不是股市變成了國有銀行?
上述的話有些可能重了些,不過,總不至于讓我們都"以其昭昭,使人昏昏"吧!
(摘自《財經》雜志) 作者:張志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