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新咨詢
通貨膨脹沒有調下來,經濟增長到出現放緩跡象,4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2.9%,較3月下跌0.5個百分點,一般而言,3月、4月的PMI指數會持續上升,但今年3月PMI回升力度不及往年、4月又出現環比下跌,因此在經過季節調整后,PMI指數正在不斷下滑。在貨幣政策持續緊縮下,效果開始逐步顯現,下游需求受到抑制,企業生產成本持續增加,很多企業庫存量較大,4月原材料庫存指數達52%,歷史上僅次于10年1月;產成品庫存指數為50.8%,雖然比3月的51.3%略有回落,但還在高位。需求不足和去庫存化兩者疊加,下半年國內市場對原材料需求將大打折扣,作為對大宗原材料需求巨大的中國市場出現需求下滑,國際大宗商品市場勢必出現波動。
新興市場中不僅僅是中國出現經濟下滑,有效需求放緩,俄羅斯、印度、巴西等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印度從2010年3月份加息以來,已經連續加息8次,將存款利率上調到6.75%,貸款利率上調到10%以上,作為印度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房地產企業壓力重重,房地產企業未來兩年面臨超過400億美元的還款債務負擔較重。更可怕的是印度的通貨膨脹沒有得到抑制,印度明顯出現經濟滯脹跡象,作為全球第二大人口國面臨滯脹,對大宗商品市場價格影響負面也將舉足輕重。
自2000年起,俄羅斯依靠支柱產業石油和天然氣,保持了經濟的快速增長,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了68%,工業生產增長了47%。但2008年的金融危機爆發后,國際市場對能源的需求降低,俄羅斯經濟遭受重創。俄羅斯政府意識到,依靠科技創新實現經濟轉型迫在眉睫。另外,俄羅斯通脹也比較嚴重,去年全年通脹率達8.8%,樂觀預計今年通脹率為6%到7%,迫使俄羅斯連續加息。除了俄羅斯,金磚國家中的巴西通脹也比較嚴重,為抵御通脹風險,巴西央行今年以來已連續三次提高基準利率,巴西也成為全球利率水平最高的主要經濟體。俄羅斯和巴西貨幣政策從緊力度不堪伯仲,加上兩國也有經濟結構升級需求,經濟增長速度放緩沒有多少懸念。
新興經濟體的通脹除了自身因素外,美聯儲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推動作用也十分巨大,隨著全球通貨膨脹來臨,歐洲央行已經開始加息,根據歐元與美元的關聯性,歐洲央行加息后,美聯儲不久或將步其后塵加息,至少QE2在今年6月份結束基本定調。作為全球通貨膨脹的始作俑者開始政策轉向,流動性泛濫問題將緩解,再加上新興經濟體有效需求放緩,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拐點來臨概率大幅增加。
大宗商品市場漲跌直接關系到資源類上市公司業績增長速度,特別是高庫存的資源類企業,它們的資產將重新評估而大幅縮水,股價將難以支撐。因此,我們認為在全球貨幣政策轉向從緊情況下,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拐點將至,資源類企業將不再是香餑餑,需要警惕其風險。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