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被譽為今年全球最大IPO項目的中國農業銀行A股上市發行價浮出水面,每股2.52-2.68元的詢價區間讓市場對農行可能高價發行的擔憂消失。不過,按下葫蘆浮起瓢,對農行高價發行的擔憂是沒有了,可是,農行的相對低價發行卻把已經上市的金融股股價呈現出向下拉低的趨勢。6月29日當日,滬指盤中最低跌至2425點,創出今年的年內新低點,兩市成交量繼續在年內的地量水平附近徘徊游移,市場投資者的人氣再度淪入低迷境地。
就在滬深股市走勢迭創新低之際,宏觀面上傳來的消息卻是利好不斷。據相關財經媒體報道,今年我國財政收入有望突破8萬億元關口,成為繼美國之后的全球第二大財政收入國,這表明國內經濟發展的基本面依然是一片光明,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依然強勁。具體到股市而言,市場持續的下跌使得國內股市的投資價值已然是十分突出,AH股溢價指數連續8日破百表明A股的投資價值已經高于H股,現在就是要看誰先點燃下半年國內股市上漲的導火索啦。
其實,股市低迷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場資金面的緊張。受存款準備金率上調累積效應、農行IPO和6月底銀行收緊銀根等因素影響,6月以來銀行間市場資金面十分緊張,盡管央行連續數周凈投放,但貨幣市場利率仍居高不下。加上由于熱錢涌入巨幅減少,5月份外匯占款劇烈下滑,從4月份2863億元下降至5月份的1316億元,降幅約54%,也使得基礎貨幣投放受到較大沖擊。在這種背景下,股市成交量的地量便很好解釋了。
不過,市場向來是東邊不亮西邊亮。針對市場資金面的饑渴狀況,6月26日,中國證監會副主席姚剛在陸家嘴論壇上表示,證監會聯合外管局對“小QFII”的研究推進工作“已經比較深入了”。國家外管局副局長李超亦在同一場合說,為離岸人民幣開辟一定的國內投資渠道“是必要的,我們正在積極地研究。應該會有比較好的結果。”管理層的這一表態讓“小QFII”立刻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從字面上來看,“小QFII”主要是指境外人民幣通過在港中資證券及基金公司投資A股市場。倘若此項政策得以實施的話,目前大量盤結在香港的人民幣資金有望借助這個渠道流入A股,緩解如今A股面臨的流動性之急。有媒體報道稱,小QFII會為A股帶來超過1000億元的流動性。如果這些流動性瞬間進入A股,A股的資金旱情無疑得到有效緩解。不過也有媒體稱,根據香港金管局數據,截至4月底,香港共計有人民幣存款808.9億元,其中定期存款306.6億元,活期存款只有502.4億元,而能夠回流A股的人民幣資金多數來自于活期存款。按照這個數據來看,指望這幾百億資金的加盟,對目前流通市值在13萬億元的國內股市來說,怕也只是杯水車薪。
的確,從以往的慣例來看,管理層雖然做出了引入“小QFII”到國內股市的決策,但是“小QFII”全面放開的可能性并不大,通過試點形式分批推出的概率較大,估計首批獲得資格發行人民幣基金投資A股的在港金融機構很可能有5-6家,規模合計100億元人民幣左右,然后再逐步放開。雖然首批“小QFII”的入市額度不大,但是它卻向市場發出了一個新信號,那就是隨著近來股指的逐波下跌,“小QFII”的小額入市可能會預示著大盤股指底部的來臨?
我們知道,上一波QFII的入市是在2002年啟動的,并在2005年得到了大幅度的擴容。那個節點正好趕上了A股的低位,使得QFII在接下來的市場大幅反轉中獲利頗豐。如今,即將推出的“小QFII”是否也會效仿上次QFII的投資機遇再次“抄底A股”?這種巧合是不是值得投資者深思?況且,“小QFII”的首批入市額度雖然不高,但是如果我們把視野拉得遠一點,看看近期一連串人民幣走向國際化的舉措,就知道“小QFII”的推出絕對不是臨時救助國內股市資金旱情的應急之舉。6月21日,央行宣布“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緊接著的6 月22日,央行將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境外地域由港澳、東盟地區擴展到所有國家和地區,表明人民幣的國際化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在人民幣走向國際化的同時,推出“小QFII”以回收境外人民幣的流動性、增強國內資本市場的流動性也就在情理當中。
“小QFII”的推出,為國內饑渴的股市增添了寶貴的子彈,也為人民幣的國際化埋下了伏筆,這對國內資本市場的影響無疑將是極為深遠的,下面就看如今跌跌不休的股市是否領情啦。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