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賀輝紅
貨幣供給同比增速已于1月份開始掉頭向下,據相關數據分析,貨幣供給增速2月份可能下降至25%左右。而從歷史數據來看,貨幣供給增速收縮意味著資金面逐漸偏緊,市場亦會因此逐漸走低。在這種背景下,3100點上方壓力較為明顯,市場好像被設置了一道高壓線,只要觸及就會面臨調整。
長陰背后的“金錢”邏輯
3月4日,上證指數放量大跌73點,僅130只股票上漲。午后加息傳聞涌出被視為市場下跌的主要原因,如果市場真因加息傳聞而下跌,則不確定性在加大。
首先,從2007年的加息周期來看,在經濟向好的情況下,加息的初級階段往往會促使大盤進一步上漲。而在目前全球經濟形勢尚不明朗的時候加息,自然會加大市場的不確定性。其次,從資金面的情況來看,如果市場的資金夠多,首次加息對市場的影響并不會太大,然而從市場過激反應來看,當前市場的資金并不充裕,而且流動性存在退潮風險。
貨幣供給的走勢可以作為流動性退潮的一個主要證據。據機構預測,2月份央行再次上調法定準備金率,預計能夠回收約2800億資金,法定準備金率的上調以及1月份較低的超儲率會使得貨幣乘數上升乏力,因此M2增速將繼續回落。即使按照2月份M2新增9000億來計算(略高于2月份貸款新增量),M2同比增長也將下降1個百分點至25%左右。而從今年1月份的情況來看,M2的同比增速下降了近兩個百分點。
中金公司認為,2009年中長期貸款的增量達到6.7萬億,由于中長期貸款往往具有“慣性”,假定2010年不低于此水平,如果全年新增量要控制在7.5萬億,勢必會對包括短期貸款和票據融資在內的短期流動性進行大幅壓縮。
從配置角度來看,主力資金也在流出市場。據了解,主力資金險資已于今年1、2月份贖回了不少股票型基金,而與此同時保費又增長較快,目前他們已經明顯增加了債券的配置。
僵局如何打破
拋開宏觀面的資金情況,市場層面上也顯現出了供求矛盾。目前的技術形態表明,3100點上方為近三、四個月份的成交密集區域的底端,壓力較為明顯,那么市場的僵局究竟會以何種方式打破?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首先應該是消息面的明朗化,現階段A股的風險收益并不對稱。只有等加息、股指期貨、融資融券等消息出來之后,觀察市場的投資行為,才可預測市場的變化。其次,市場需要孕育新的熱點,從近期市場的投資行為來看,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區域經濟圍繞著相關政府議題展開,仍會是市場短期的興奮點,但這些輪動的炒作是以政策預期為基礎的,輪動熱點的風險釋放同樣需要重點防范。不少熱點也都是人造熱點,推高出貨成了主要手法,這加劇了市場震蕩。
分析人士認為,市場仍存在一個投資邏輯,那就是經濟的結構性調整。2009年,宏觀經濟的基調是保八,而今年是調結構,所以投資也要遵循這個邏輯。目前,民工荒、市場缺錢等都在倒逼這個邏輯的形成。民工荒意味著勞動密集型產業需要轉變生產模式,市場缺錢意味著被寄予厚望的藍籌股空間不大。而股指期貨又為這種邏輯提供了一個理想的套利模式,即做空期指,做多與調結構相關的中小盤股。在市場好的時候,做高中小盤股也能輕松出貨;市場不好的時候,可以通過做空期指保值。當然,這一切都需要一個過程,但市場上發生的事都在朝這個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