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周刊》特約 和訊信息首席分析師 文國慶
正如節前預期,春節后的第一周市場發生了反彈。從成交量的持續溫和放大看,這一次的行情持續時間會相對較長一些,或許一個月,也許更長些。其實時間長短的預測差一點不太重要,關鍵是正確把握行情的特質。
投資者預期有所改變
市場能夠有規則地持續放量,表明機構投資者的持續介入,它反映的是投資者預期的改變。造成預期改變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幾點:
第一,央行收緊貨幣的速度遠遠低于預期。雖然在一月份頭兩周央行收緊貨幣的速度很快,而且曾經兩次提高準備金率,但是由于其后幾周在公開市場的持續性現金凈投放,把收回的貨幣再度釋放出來,綜合來看,兩個月凈回收的貨幣不過1500億元。由此看來,央行回收貨幣的趨勢是存在的,但在外匯占款持續增加的情況下,收緊的力度相當柔和。
第二,美國就業數據不佳導致美聯儲推遲了收緊貨幣的時間,從伯南克的表態看,美聯儲加息已經是遙遙無期了。在正常的邏輯下,美國依然貨幣寬松,中國就不可能過分從緊,所謂回收流動性不過是做個樣子——因為中美之間的政策如果差距太大,無疑會加大人民幣升值壓力,中國的外貿會雪上加霜。
第三,中國的經濟轉型處在關鍵時期,轉型的代價之一就是貨幣寬松,產業轉移和區域振興都離不開貨幣。
難以出現大行情
有了上述幾條,機構們就不必擔心市場大幅下跌,反彈的條件也就初步具備了。但是我們還必須清楚,總體而言貨幣還是偏緊的,產能還是過剩的,出現大行情的概率微乎其微。也就是說,指望上證指數走出行情,指望大盤權重股有出色的表現,在目前是不現實的。
全球金融危機發生后,我國開始了經濟發展模式的轉型時期,而經濟轉型的特點是調整結構。調結構的關鍵點是產業結構和地區平衡。由于我國幅員廣大,地區發展極不平衡,籠統地談調整產業結構不如調整地區結構和產業轉移來得實際。
平面地描述,以后的經濟速度將是西部快東部慢,東部的勞動力、資本和產業整體向中西部遷徙,隨著這個遷徙的,必定是價值流的西進,這在股市上也會明顯表現出來。從這個角度說,最近的行情與其說是一次反彈,不如說是一次股市區域和行業價值結構的調整。
區域振興和產業規劃的現實意義
最近國內外投資者都在關心“兩會”,股市運行也圍繞著兩會,而今年“兩會”的中心議題就是后危機時代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具體方略。從這個角度說,市場炒作區域振興和產業規劃,并不是單純的題材炒作,很多所謂的題材,在未來幾年都會變成真金白銀。從歷史經驗看,每一次政府振興行業和區域經濟,其結果都是“削肥補瘦”的過程,也就是通過增加非“振興”區域和行業的成本,補貼“振興”行業和地區,使之超高速發展——這實際上是通過國家的力量實現財富的無償轉移。
明白了這一點,就清楚為什么改革開放以來為什么在政府振興的領域,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總是趨之若鶩。這些精明的商人看起來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實際上根本不是。當然,對于政府振興的領域,還要看決策層的真實意圖和政策力度。
在我看來,目前所有振興力度最大的和最能得到實惠的是新疆和西藏的振興計劃,其中的政治、經濟和國際緣由,不用說也應該知道。當然,西藏和新疆的企業暫時看來似乎不如內地企業有投資價值,但其真正的潛力恰恰在于環境的變化之中,優秀投資者的眼光也正在這里。
除了兩大西部板塊,近期看好的另一類股票是大比例送轉股票的公司。這些公司中,相當一部分都是在我國經濟結構調整中的受益者。
總體來看,這一階段的行情很難做,做好了會收益豐厚,做錯了還會賠錢。這次行情的一大特點就是,多數人賺了指數賠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