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萬隆
核心提示:近日溫總理的講話,在某種程度上明確了政府保增長的思路,即以強大的決心力保經濟明顯走出金融危機的陰影。然而,投資者卻不能忽視澳洲加息背后的意義,即全球流動性已經進入收網階段。因此,如何從格局上把握后市機會,是投資者值得關注的。
一、澳洲加息預示著市場進入新的階段
在近日泰國華欣舉行的第十二次東盟與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上,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表示,當前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決心不能動搖,政策不能改變,力度不能減弱。本地區各國要繼續采取適當的財政和貨幣政策,促進經濟穩定增長。溫總理的講話,在某種程度上明確了保增長的思路——"一鼓作氣",即以強大的決心力保經濟明顯走出金融危機的陰影。
然而,投資者卻不能忽視澳洲加息背后的意義:全球流動性已經進入收網階段。事實上,除了澳洲之外,挪威央行、韓國與印度央行等均有加息的暗示。在這種情況下,全球經濟將由原來的挽救危機階段,進入經濟自行復蘇階段;而目前正處于這兩個階段的交接期,其主要的特點是:寬松貨幣政策如何退出,經濟復蘇何時變得明朗。以上這些不確定性,將使得市場預期變得混亂,以致波動更加劇烈。
二、從市場格局去把握投資機會
與全球經濟相似的是,我國經濟也處于這個階段。盡管目前經濟數據繼續轉好,但不少投資者仍然擔心宏觀經濟的內生增長性。應該說,這種擔心是不無道理的。在產能過剩、內需增長仍然欠缺的情況下,我國經濟從投資、出口驅動型成功向內需驅動型轉化,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即使其轉化過程是順利的,也難免伴隨著陣陣劇痛。
本欄認為,這種陣陣劇痛,將體現為在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企業的優勝劣汰。在2007年以前,在出口與投資的拉動下,大部分產業呈現出一榮俱榮的局面;但是,從09年開始,產業結構調整步伐、企業的分化將明顯加大。因此,我們不能再簡單地認為經濟好或者經濟不好;而是,優秀的企業將從此不斷好轉,而缺乏競爭力的企業將在低迷中徘徊。
針對這種經濟結構特點,投資者應重視兩個方向,一是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的并購重組機會,二是優秀的成長型企業(尤其是在新興產業領域)。
事實上,日本過去60、70年代的經驗已經為我們提供線索。20世紀60年代中后期,日本以大型化、集中化為特征的企業合并形成高潮,如1964年三菱與重工合并;1966年日產與王子汽車合并;1967年豐田與日野聯合;1968年日產富士重工聯合等等。同時,日本也采取了較為積極的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加大了新興產業的規劃與扶持力度,中小企業扶持政策、能源調整政策也相繼出臺。從結果來看,日本出現了一批大型的世界級企業;與此同時,日本電子和電器設備行業快速發展,在相關領域出現了一批競爭力強大的大型企業。
三、那些資產重組的機會值得關注
那么,如何把握資產整合帶來的重大機遇呢?我們認為,把握這些投資機會需要注意兩點。第一,盡量緊扣央企重組的高發區行業。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重組的高發區主要集中在煤炭、電力、軍工、有色、鋼鐵等領域,如果更理論一點,就是主要集中在國家希望保持絕對控股地位的七大行業。其次,盡量緊扣行業盈利情況相對較好的行業,或者是行業有望提前回暖的行業,例如煤炭、電力電網、軍工、醫藥等。此外,資源型行業也值得適當關注,如有色金屬、房地產行業等。
綜合來看,我們認為投資者可以重點關注電力、煤炭行業。一方面,電力行業的資產規模較大,并且09年業績大幅反彈的可能性較高。另一方面,盡管煤炭價格大幅回落,但仍然是贏利能力相對較好的資源性行業之一,資產注入后容易增厚收益。最后,我們認為投資者也可以關注一些景氣細分領域,如風電設備、輸變電設備、醫藥、鐵路設備等方面的資產注入。此外,上海本地股作為地方國企重組先鋒,也值得重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