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應對失業潮的到來,減輕中小企業的負擔,維護小企業的生存,可以擴大就業,加強職工培訓,提高技能,也可以擴大就業,改變學生就業觀念,擴大技能的培訓,擴大就業,然而這一切都需要增加資金的支出,或者是減輕稅負的支持,或者是直接有現金的支持。”王連洲這樣表示。
明年是中資企業
跨國并購的最佳時機
現在深處嚴冬季節,嚴冬的時候僅僅是御寒,很可能就會錯失很多機會。
國資委研究中心主任王忠明表示,危機是資源整合的一個極端時刻,明年應該是中國建立石油儲備和中資企業走出去搞資源性并購的最佳時機。
王忠明指出,政府也應該支持企業搞跨國并購。王忠明建議,在經濟刺激方案當中,更應該鼓勵企業以市場為導向,并結合自身的發展戰略,放手到國際市場當中去并購。
在王忠明看來,大部分的機會都源于危機。從大的格局來講,次貸危機,國際金融危機,并不意味著全線覆亡,實際上危機是一種進步的到底機制,危機是資源整合的一個極端時刻,在平靜狀態下,在順境狀態下,有一些我們要淘汰起來還很難。從以往的經驗來看,并購都在危機中產生。他認為,一方面要爭取渡過金融困難,渡過嚴寒,同時也應思考中長期的發展問題。如果沒有這樣的遠見,就說明目前我們投資者還缺少應有的眼光。
王忠明認為,一個成功的企業不是不會遇到危機,而是能夠勇敢并且善于應對危機,能夠經受危機洗禮鍛煉的企業才有可能成為強大的企業,這種案例太多 了。對于投資來講,危機時刻也是非常好的一種機會,如果能夠恰當找到自己的產業定位,能夠找到自己的投資方向,也就意味著你有可能比別人成長得更快,等到下一輪經濟回暖的時候,你就可能比別的企業走在前面。
王忠明認為,在國家4萬億元的經濟刺激方案當中,更應該鼓勵企業以市場為導向,并結合自身的發展戰略,放手到國際市場當中去并購,特別是現在美國推行了低美元、低石油價格的宏觀政策,全球需求急劇萎縮,如此背景下,王忠明判斷,明年是中國建立石油儲備和中資企業走出去搞資源性并購的最佳時機。
改變消費者預期
遵守操盤12大戒律
商務部研究員梅育新教授在論壇上表示:“在當前的宏觀經濟情況下,要提振消費就是改變消費者預期,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改善對就業的預期:創造就業機會。2、改善對可支配收入的預期。3、賒銷賒購:預知未來收入和消費,其發展空間相對比較有限,且風險較大。
梅育新詳細講解了改善就業預期的三個方面:首先投資與消費并不文化矛盾,因為投資可以創造就業機會,只有有了就業機會的時候,才有可能消費,有就業是消費的前提。
其次、農村地區道路、水電等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完成,農產品商品化率提高,農民才能獲得更多收入,并且擴大消費。
最后,總體而言,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中國在可預見的未來必須維持較高投資率。這點是不可能改變的。我們不可能用發達國家投資率標準來衡量要求中國。
臺灣資深私募丁元恒是個技術派專家,他是華爾街高盛集團投資經理和美國加州大學經濟學博士,他演講的主題是如何從技術分析找買賣點。
“技術分析有沒有用,絕對有用,有些人不信奉。”丁元恒如是說。他認為,這一波1644點反彈最高是2100點,低下來就買,因為移動平均線在作怪,60移動平均線扣高指數往下,所以上有鍋蓋,下有鐵板撐著,所以目前不會大跌和大漲,等到都扣高指數的時候,才有一波,不管破1644點在未來都是好買點。
丁元恒還表示,大盤永遠不跌不買,不漲不賣,大跌大買,大漲大賣,暴跌再買,保證不會吃虧,等反彈上來,肯定有錢賺,永遠用反市場心理,永遠遵守操盤12大戒律:不聽消息,不帶感情,不預設立場,順勢操作,機械式操作,反市場心理逆向操作,多空雙向操作,嚴格設立,遵守紀律,資金跟風險控管,不要過度很頻繁的交易,克服自己內心的貪婪跟恐懼,因為股票市場、期貨市場最大的敵人不是莊家,是你自己,戰勝自己你就成功了,承認錯誤和失敗,其實錯誤很簡單,很多比迷失了,要把技術分析很復雜的化繁為簡,指標不要學的太多。
    新浪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