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萬隆
提要:我們認為市場對一些超預期因素的認知還存在較大偏差,是決定本輪行情發展的關鍵。比如投資者目前對中央政府的投資行為有足夠認識,但是對地方政府超預期投資行為則沒有留意,這是一個不小的預期偏差;二是大小非行為會如何發展,這是第二個認知不清的關鍵點;而在此背景下我們再繼續研究游資和基金將如何輪動主導格局發展。
一、地方政府行為是行情超預期發展的關鍵
從歷次全國大規模基建潮來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投資比一般是1:3。這說明雖然大方向由中央政府把握,但是具體的投資增速和規模上,地方政府則起到決定性作用。實際上,大規模基礎建設投資不但可以拉動地方的GDP增長,帶來政績利益,還可以拉動當地支柱產業興盛和財稅收益,所以驅動地方投資沖動的背后恰好是政績、財稅等地方官員最關注的方面。
實際上自去年10月以來的宏觀調控,大大壓抑了地方政府的投資沖動。這次政策猛然開閘的反差,可能引發投資沖動潮往往會遠超預期發展,甚至于連中央政府都難以控制。從歷史經驗來看,這種對地方政府利益最為有利的事件,往往是一擁而上,一放就亂。
而目前市場對這一因素的預期顯然不夠,對相關周期性行業的動態預判還遠沒有達到可能發展的實際水平。這會是由一個預期不夠,到糾偏,到反應過度的過程,而諸如水泥、工程機械、鋼材甚至于房地產、銀行這類周期性行業的糾偏過程必然會是一個由初期(當前所處階段)----高潮期(基金大規模進入引發)---尾聲(大量散戶入場)的階段。而這三個階段的熱點結構和市場情緒表現也有不同的特征,由懷疑到猶豫再到瘋狂。
二、大小非可能讓行情意外夭折?
在行情發展的初期尤其可能產生這種情況,但是隨著周期性行業的全面走紅,央行繼續向市場釋放流動性,這一因素的影響力又會逐步減弱。
大小非分為產業大小非和非產業大小非,其中產業大非又有央企、國資、民資,而小非中大部分是財務投資者,比如金融機構和原始股東等等。價差、財務壓力、市場預期等因素是決定其行為的幾大關鍵。
根據國務院等多部門組織的調查顯示,部分企業主目前持過冬論,對未來預期偏于悲觀。這說明部分企業主尤其是中小企業主的預期還沒有扭轉,其出于財務壓力和市場預期方面原因,繼續減持可能性依然存在并且不小。但從9月份的數據來看,大股東增持略微多于減持,增減持的天平也是首次偏轉。而10月份大小非減持僅為4.04億股,創下近半年來的新低。造成大小非減持壓力縮減,增持動力提高的因素可能有股價水平過低、經濟好轉預期以及央行持續降息向市場注入流動性放松的資金供應等因素。
本欄目認為隨著指數上漲,這一因素產生負面影響的可能性將逐步縮減,而從以上情況來看,大小非總體的預期偏轉正在悄然發生。
另外如果大小非的行為再次對市場造成沖擊的話,那么平準基金出臺平抑大小非壓力的契機也就產生了。甚至于如果主力資金有足夠決心,則借助基本面變化有意圖將本月大小非減持壓力最大的個股比如交通銀行、中國南車、海通證券這類個股高舉高打,一舉扭轉市場的恐懼心態。實際上這三只個股的減持壓力主要來自于大非,其實際減持行為是政策可控的。那么不但一般散戶、包括基金甚至于部分財務投資的小非預期也必然進一步產生變化。
三、游資和基金將如何輪動
游資是本輪行情的先行者,其中應包括部分有一定背景的資金、私募、券商、QFII和境外資本等。從市場行為的角度來看,這部分資金高舉高打主流板塊,最終會帶動公募基金們預期轉變。上周公募基金依然減持27億,但是最后幾日呈凈買入狀態,這說明基金的預期在回暖但是反應較慢。按06年行情來看,基金大規模入場一般是等待趨勢完全確立以后,基金對趨勢的預判能力弱。
這決定當前階段游資將依然主導市場格局,主流熱點繼續向上拓展空間,部分相關的補漲板塊跟上可能是階段性熱點發展脈絡。
相關報道: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Topview專家版 | |
* 數據實時更新: 無需等到報告期 機構今天買入 明天揭曉 | |
* 分類賬戶統計數據: 透視是機構控盤還是散戶持倉 | |
* 區間分檔統計數據: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
* 席位交易統計: 個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 點擊進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