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誠投資
10月驚魂未定,11月再次啟動,10月市場屢創紀錄,股價不斷地創新低,而且A股創下14年最大月跌幅,正所謂“熊市不言底,鐵頂流沙底”。但是日子總要一天天過,投資也要悄然進行,所以必須理性對待證券市場的“風險和機會”。隨著A股市場“回購第一股”的出現,國誠投資依然認為之前陸續發文“增持真空期后的投資機會”和“市場或將在沉默中爆發”將有望在11月份實現,所以國誠投資認為階段性的波段操作機會再現,投資者可適當建倉備戰11月行情。
根據南國財經網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0月15日已披露增持的上市公司已達111家,隨著進入10月20日“增持真空期”后,11月份將迎來增持的浪潮,增持的概念有望延續。同時產業資本的“回購”再現,天音控股勇奪股份回購第一單,這是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股份回購新規以來,第一家公布股份回購計劃的上市公司。受此消息刺激,股價一騎絕塵,復牌后被巨大的買單直接封于漲停,離3.5的回購價而言2.99元的股價仍有無風險套利的機會。投資者要把握類似回購創造的機會,后期的“增持+回購”的概念,投資者更應重點關注。隨著增持真空期的結束和外圍市場的穩定,11月份行情值得期待。同時產業資本的再出手,也給市場注入新的投資機會和信心。回購的力度更甚增持,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回購可以提高每股收益水平。回購是改善公司資本結構的一個較好途徑。回購一部分股份后,公司的資本得到了充分利用,每股收益也提高了。
2.穩定股價,增加投資者的信心。過低的股價,無疑將對公司經營造成嚴重影響,股價過低,使人們對公司的信心下降。在這種情況下,公司回購本公司股票以支撐公司股價,有利于改善公司形象,股價在上升過程中,投資者又重新關注公司的運營情況,消費者對公司產品的信任增加。因此,在股價過低時回購股票,是維護公司形象的有力途徑。公司回購行為的影響,及投資者對此的心理預期,將促使市場看好該股而使該股股價上升,這種影響一般總是向上的。
3.產業資本采取的反收購措施。股票回購在國外經常是作為一種重要的反收購措施而被運用。回購將提高本公司的股價,減少在外流通的股份,給收購方造成更大的收購難度;股票回購后,公司在外流通的股份少了,可以防止浮動股票落入進攻企業手中。以美國為例,進入80年代后,特別是1984年以來,由于敵意并購盛行,因此,許多上市公司大舉進軍股市,回購本公司股票,以維持控制權。比較典型的有:1985年菲利普石油公司動用81億美元回購8100萬股本公司股票;1989年和1994年,埃克森石油公司分別動用150億美元和170億美元回購本公司股票。再如日本,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為了防止本國企業被外國資本吞并,企業界進行了著名的“穩定股東工作”——職工持股制度和管理人員認股制度。建立企業職工持股制度的需要,公司以回購的股票作為獎勵優秀經營管理人員、以優惠的價格轉讓給職工的股票儲備。
4.提振低迷的市場,振興股市的企穩。1987年10月19日的紐約股票市場出現股價暴跌,股市處于動蕩之中。從此,美國上市公司回購本公司股票的主要動機是穩定和提高本公司股票價格,防止因股價暴跌而出現的經營危機。據統計,當時在兩周之內就有650家公司發布大量回購本公司股票計劃,其目的就是抑制股價暴跌,刺激股價回升。近日大量香港上市公司增加了股份回購的力度。根據香港聯交所的資料,僅周三一天,就有包括波司登、太古A、上海證大、世茂房地產、北京控股、五礦資源、海爾電器等33家上市公司進行了回購。
綜述,產業資本的出手,從增持到回購,力度再次加強,意味著對公司的長遠價值的認可,意味著市場底部漸行漸近。伴隨管理層后續組合拳的陸續出臺,“增持+回購”概念的有望再次成為市場的焦點,投資者可擇機把握。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Topview專家版 | |
* 數據實時更新: 無需等到報告期 機構今天買入 明天揭曉 | |
* 分類賬戶統計數據: 透視是機構控盤還是散戶持倉 | |
* 區間分檔統計數據: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
* 席位交易統計: 個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 點擊進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