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萬隆
提要:雖然管理層加大了基金的發行密度,政策面態度也持續松動。但是在巨大的資金需求壓力下,目前的政策利好顯然不足以扭轉疲軟的市場格局。
一,基金密集發行并沒有重振市場信心
自春節前偏股型基金發行批文重新開閘以來,短短一個多月間,共有南方、建信、浦銀安盛、中銀、天治、東吳、富國、萬家、信誠、興業等基金公司旗下的12只股票方向基金獲批發行,募集資金共千億左右。應該說這是自去年管理層打壓資產價格泡沫以來,基金發行首次出現的高潮。
但與加速審批相比,基金銷售卻顯得有些“審美疲勞”。數據顯示,盛元紅利、建信優勢兩只基金前周單日平均募集金額僅為3億元和1億元左右,遠遠低于銷售第一周單日募集7億、8億元的水平。這在凸顯新基金集中銷售態勢不容樂觀的同時,也將市場疲軟的心態暴露無疑,基金加速發行顯然沒有達到重振市場信心的效果。
實際上即使在基金快速募集的現階段,兩會召開的亮點也并沒有點燃市場激情。
二,印花稅調整知易行難
降低印花稅一直被市場投資者寄予重望,而有關部門為激勵市場的信心,也頻頻借助印花稅話事。在近一段時間內,財政部和證監部等官員都表示對印花稅調整進行研究,這似乎讓市場看到一絲希望。
但是印花稅的調整將是一件知易行難的事情。近期財政部將今年的稅收預算調高為1900多億,離去年全年2000億僅一步之遙,就可以看出在部門利益的羈絆下,稅率調整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以設想如果印花稅下調,那么在目前市況下財政部門的稅收預算顯然將落空。
并且考慮到稅率調整牽涉到財稅和證券監管等多個部門,稅率的調整最終恐怕有賴于國務院的統籌安排。這樣一來部委官員的模糊表態也就缺乏實際意義,只能看做是為穩定軍心而做的順水人情。
三,政策利好的力度明顯不夠
相對市場所承受的實質性壓力而言,目前的政策扶持力度顯然難以落到實處。僅僅依靠加快基金發行對緊張的資金面也只能是杯水車薪,顯然并不足以挽回目前的市場頹市,這也就不難理解大盤的疲軟為什么遠遠超過預期。
當然我們也應同時考慮,這其中甚至不排除包含有部分資金借打壓市場倒迫政策,或者圖謀獲取大量廉價籌碼的博弈性因素。
四,核心問題依然在巨大的資金需求壓力
從目前情況來看,巨大的資金需求壓力依然是市場面對的核心問題,而在缺乏財富效應的刺激下,疲軟的市場信心顯然難以刺激場外新增資金持續入市。
1,再融資壓力依舊
雖然市場對平安天量再融資行為極為不滿,但是在大股東利益的驅使下,再融資依然我行我素。實際上平安和浦發身陷再融資門,并沒有阻止大股東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而暫停融資步伐,市場抵觸沒有迫使其做出相應讓步,這意味著導致市場信心倍受打擊的主要因素沒有得到實質性解決。非但如此,近期更是傳出中國移動等大型國企股可能回歸A股的傳聞,更是給目前緊張的資金面雪上加霜。
2,限售股壓力不易化解
限售股解禁的壓力巨大,并非千億基金即可緩解的,更是目前市場面臨的主要問題。而決定大股東拋售意愿的主要因素是和豐厚的獲利等因素密切相關,也由財政和相關部門的利益取向決定,而這些因素并非是管理層發行基金即可以改變的。我們不能排除在宏觀政策緊縮和經濟增長放緩的情況下,部分大股東出于利益的考慮而更加傾向于拋售存量股份,這些都絕非簡單的政策利好能夠化解的。
總體上來看雖然目前市場上的政策利好傳聞不斷,但是能夠落到實處的并不多,加上決定市場格局的關鍵因素---大股東拋售意愿很難清晰作出判斷,這導致對今年市場格局的研判難度不小。實際上隨著限售股解禁,08年的市場遠較以往復雜,這才是投資者面臨的最大風險。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新浪財經-中證報聯合多空調查 |
投票時間:當日下午3點至次日上午9點 |
下一交易日大盤走勢判斷 |
上漲 震蕩 下跌 |
您目前的倉位 |
空倉(0%) 25%左右 50%左右 75%左右 滿倉(100%) |
Topview專家版 | |
* 數據實時更新: 無需等到報告期 機構今天買入 明天揭曉 | |
* 分類賬戶統計數據: 透視是機構控盤還是散戶持倉 | |
* 區間分檔統計數據: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
* 席位交易統計: 個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 點擊進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