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大盤藍籌股領跑的三個理由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1日 07:43 全景網絡-證券時報
近期滬深兩市出現震蕩上揚之勢,上證綜指和深證成指等主要市場指數紛紛創歷史新高。其中,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人壽和中信證券等大盤藍籌股走勢強勁,在盤中表現出色。從盤面看,每當上證綜指在盤中出現快速下跌之時,以工商銀行、招商銀行、中信證券和萬科A等為代表的滬深300成分股,經常出現明顯的大量買盤推動和市場合力拉升的現象。 所以,我們認為,在我國宏觀經濟持續向好和機構投資者崛起的年代,大盤藍籌股將成為牛市中期的中堅力量,并在本輪牛市行情中不斷成長。下面,我們將從三個角度作具體分析。 經濟向好帶動業績增長 首先,良好的外部環境推動行業經濟發展。數據顯示,1-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以上的企業,下同)實現利潤293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3.8%。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1390億元,增長49.3%。 在各大類行業中,鋼鐵行業利潤同比增長3.6倍,電力行業增長66.7%,煤炭行業增長57.3%,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76.7%,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增長68.4%,石油加工及煉焦業由去年凈虧損46億元轉為盈利148億元。所以,宏觀經濟的持續增長,推動了鋼鐵、電力、煤炭和機械等行業經濟的快速發展,為相關上市公司業績增長提供了基礎。 其次,優質藍籌上市公司業績出現明顯增長。截至4月3日,723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06年年報,接近應披露年報上市公司的一半。其中,代表優質上市公司的大盤藍籌股成為支撐上市公司業績的中堅力量。如中國銀行以418.92億元的凈利潤排名第一,占723家公司凈利潤的23.16%;而包括寶鋼股份、民生銀行在內的凈利潤前10名的公司,2006年共創造利潤809.61億元,占723家公司的44.77%。可見,良好的宏觀經濟環境不僅推動了行業經濟的發展,而且為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長提供了基礎。 從這個角度講,優質上市公司業績的穩步提升,將有效提升大盤藍籌股的動態估值,吸引更多市場資金流向大盤藍籌股,尤其是以基金、QFII等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將不斷逢低買入處于“估值洼地”的大盤藍籌股,從而推動牛市行情向縱深發展。 超預期收益提升估值 首先,大盤藍籌股可能實現超預期增長。權威研究機構認為,滬深兩市總市值前50名的公司中,2006年凈利潤預測增長率達到35.55%,2007年和2008年的預測增長率都將超過24%。事實上,這50家公司中有27家已經公布了2006年業績。從公布的2006年業績情況來看,實際增長率達到了38.41%,顯著高于35.55%預測增長率。 從市盈率指標看,前50家公司2007年預測市盈率為26.82倍,2008年為21.25倍。從公布的27家公司來看,2006年實際市盈率為31.90倍。在大盤藍籌股中,鋼鐵、石化、煤炭、有色金屬等行業2006年市盈率低于20倍,銀行、電力、機械2006年市盈率都在20-30倍之間,汽車、交通運輸、地產、證券和保險等行業的預測市盈率較高,但成長性也較高。總體而言,在業績成長預期下,銀行、證券、保險、鋼鐵、石化、電力和交通運輸等行業中的大盤藍籌股,明顯具有一定的估值優勢。 其次,大盤藍籌股存在流動性溢價。目前市場僅屬于結構性牛市中的一部分,結合周邊股市和國內市場環境,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國證券市場將在制度性變革、上市公司質量和市場監管等多方面完善的基礎上,逐步走向成熟和健康,并與國際證券市場接軌。 觀察全球證券市場投資者狀況,隨著機構投資者數量增加,以及單個機構的資金量逐步變大,機構投資者對流動性的管理,將會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對大盤藍籌股的需求量將會變得越來越大。在我國新興證券市場上,將實現大盤藍籌股的稀缺價值,產生流動性溢價,掀起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石化和寶鋼股份等大盤藍籌股的上漲浪潮。 股指期貨提升戰略地位 由于股指期貨可能在上半年推出,從理論上講,股指期貨推出之前,機構投資者只有加大對滬深300成分股的配置,才能在多空套利、套期保值、資產配置等投資行為中占據更多的主動權,從而影響大盤藍籌股、尤其是影響諸如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和中國人壽等權重大盤藍籌股的走勢。 我們認為,在市場對股指期貨的預期下,滬深兩市標的指數成分股,作為大盤藍籌股的主要部分,將明顯受到投資者、尤其是機構投資者的青睞。而且,由于大盤藍籌股在2007年和2008年預測整體市盈率的降低,大盤藍籌股的估值吸引力將明顯增強,并存在一定的溢價效應。 同時,股指期貨即將推出,機構投資者為提前布局必將提前吸納相關籌碼。而滬深300成分股中,權重大盤藍籌股無疑是機構投資者資產配置的重點對象。從價值低估和杠桿效率最大化的角度考慮,總市值規模越大、業績增長越穩定、估值水平越低的權重大盤藍籌股,將越發受到A股市場機構投資者的重視。(北京首放)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