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加息與股指期貨共振 機構沒了方向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9日 08:01 東方早報
早報記者 肖莉 當股指期貨與加息幾乎同時出現時,濃厚的觀望氣氛籠罩在機構們心頭。 3月16日,全國兩會剛剛閉幕,監管部門隨即發出通知稱,有關股指期貨的管理辦法將在4月15日實施,一些機構分析師當日向早報記者分析道:“市場的震動將加大,短期上漲的可能性更大。” 然而,次日加息消息隨即傳出,機構的態度也出現變化,雖然都仍然堅持長線看好,但對短期市場走勢都表示:“判斷確實有難度”、“看不懂”,并稱將以觀望為主。 股指期貨:利好或利空? “你覺得是利好還是利空?”就股指期貨推出的短期市場影響,一位基金經理反問記者,“是不是大家都認為股指期貨推出是利空消息?為什么呢?”該基金經理似乎有點想不明白。 另一位基金經理則表示:“股指期貨對市場的影響,要看最終細則對參與者的限定,參與門檻越高對市場越好。”而對于市場可能對此消息出現的反應,這位基金經理笑稱:“沒準周一市場會漲呢。”這位基金經理所稱的市場“門檻越高越好”,可能是出自對市場炒作氣氛的擔憂。自“2·27”大跌以來,低價股顯露鋒芒,市場出現逢低價股、逢資產注入股必炒的“壯觀”場面。這其中,雖有其合情理的一面,也折射出不少非理性的炒作情緒。 股指期貨推出后,這一情況或許有所改變,一些績差低價股或將被徹底邊緣化。 據介紹,從海外的一些簡單經驗來看,股指期貨推出前,成分股漲幅大于非成分股,而推出后則短期出現回調。長期來看,成分股沒有明顯溢價。 據此判斷,一位基金公司策略分析師認為,市場短期可能再現二八現象,在權重股的帶動下,市場短期上漲的可能性更大。 興業基金投資部有關人士則表示,股市有其自身的運行規律,主要取決于宏觀、微觀盈利能力以及市場氣氛,并受當時各種重大事件的影響。股指期貨的推出并不改變其原有的運行趨勢。換言之,不能單憑股指期貨的推出預測出大盤的走向。 面對機構投資者的咨詢,興業基金人士對股指期貨的分析結論是:股指期貨推出前,機構投資者積極布局成分股是理性行為,推出后市場的調整只是套利資金的短期行為,不應該成為沽空理由,牛市中輕易賣空將可能導致多頭的“逼宮”,因為籌碼在多方手中。 由此,市場的漲跌,似乎將圍繞股指期貨的推出時間表波動。申銀萬國證券分析師稱,隨著《條例》實施,預計管理部門將陸續發布相應的各項細則、規范,期貨公司、證券公司可以正式申請從事股指期貨的業務資格。隨著條例實施,股指期貨的推出進程將加快,這一過程大該在兩個月左右的時間。 加息“擾亂”機構判斷 以上對市場的判斷,都發生在加息消息出臺之前;加息消息出現后,各機構投資者對短期市場看法出現轉折。 一位私募基金高管面對記者“周一投資者是應該減持還是持股觀望”的追問,坦率地表示道:“說實話,這個問題我實在回答不出來。” 認為很難判斷的不僅是私募基金,對于市場有著較大話語權的公募基金經理也覺得判斷“確實有難度”。 事實上,加息對企業基本面的影響有限,這基本上已是市場共識。然而,由于目前A股市場已經運行在市場高位,對于“時刻如履薄冰”的市場投資者,加息就似乎成為市場加速向下調整的“助推器”。 招商證券分析師認為,此次加息的時點與幅度仍是意料之外、預期之中。前兩次加息之后市場即認為利空兌現而上漲;但對于此次加息之后的 股市走勢難測 當一枚硬幣上拋時,在落地前,有人預測將正面朝上,也有人判斷反面朝上。當加息的“靴子”終于落下時,情況也如此。 “加息政策如果不出臺,人們始終有預期而有所顧忌,但當‘靴子’終于落下時,會不會因為預期已經被消化、投資者放心入場呢?”一位機構投資者同時也在思考著市場的另一個方向。 融通基金副總經理、融通新藍籌基金經理劉模林,對加息的長期影響表示相對樂觀。他分析認為,加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泡沫的深化,使市場運行更加健康持久。在未來很長一段時期,中國控制流動性會成為一種常態,加息只是其中的方式之一。 劉模林表示,有日本市場因流動性泛濫導致過度泡沫的前車之鑒,央行在流動性管理上會更謹慎更嚴格,因而,寄希望于流動性繼續大幅度提升A股市場的估值是不太現實的。股價的上漲,更多需要依托企業盈利的支持。加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泡沫的深化,使市場運行更加健康持久。 劉模林稱,從成熟市場的經驗來看,加息盡管對市場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優質企業的盈利增長水平可能遠遠超過資金成本上升對回報的要求,從而出現加息與股價上漲并存的現象,美國上世紀40年代開始的牛市就是如此。 “當然,我們也知道,當利率很高時,也會對實體經濟產生實質性的影響。”劉模林說道。 然而,經濟實體的實質性影響卻未必今天就能顯現。今天或明天市場會怎么走,表決權在每個市場參與者手中,“票”都會投給誰,很難猜;作為市場最大參與主體的基金、QFII、保險等,只怕心里也未必有底。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