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股市大漲大跌 基礎尚待夯實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29日 00:21 中國經濟周刊 | |||||||||
《中國經濟周刊》評論員 股市風起云涌。短短三周內,上證綜指連續沖破1400、1500、1600三個整數關口,回頭望去,距離去年6月6日創下的最低位998.23點,頗有撥云見日之氣象。 在這一波行情中,我們選擇了靜觀其變的態度。
這種有限度的冷靜和樂觀,是因為在中國股市16年的歷史中,大起大落的經歷實在太多。這種“其興也勃焉,其衰也忽焉”的周轉,除了外因的誘導,更是由中國股市的內在邏輯而決定的,因此,無論是“大牛市”還是“大熊市”,建立于股指上的判斷往往是不牢靠的。 眼下,回調已經開始,僅上周二(5月23日)一天,上證綜指即大跌53點,很有可能,后市還將在1600點附近激烈震蕩。因此,在這個時候,應該更為清醒地看到,中國股市能不能擺脫歷史的糾葛,能不能自覺地與經濟發展相適應,最重要的工作仍在于推動改革與發展。 應該看到,中國股市的質量和效率正在提升中,投資者的信心亦在恢復中。一年來,隨著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的不斷深入,股市發展最大的制度性缺陷得到了修補,預想中的良性轉變開始顯現。 目前,經過對價償付,市場估值標準發生了巨大變化,按照國際估值標準測算,A股市場的市盈率、市凈率已經與國際成熟市場基本接軌,市場投資價值日益凸現;另一方面,同股不同價、同股不同權的反市場化機制終于被滌蕩,非流通股股東借以損人利己的“方便之門”正在被封殺。毫不夸張地說,如果說中國股市正在迎來“歷史性的大機遇”,那么首先就來自此“歷史性的大突破”。 但是,這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更準確地說,很多已進行或進行中的改革尚且處在償還歷史舊賬,還發展以公平起點的階段。因此,相對于一個完善高效的市場而言,中國股市尚有大量基礎性的建設待完成。 在制度性的扭曲被矯正后,決定股市質地最根本的因素,仍在于上市公司的業績;評判股市效率最根本的標準,仍在于上市公司的取舍。由于當時特定的歷史背景和指導思想上的偏差,從開始起,中國股市的基本功能就定位于為國企改革提供資金,由此導致的后果便是垃圾公司充斥股市,三分之二以上不具投資價值。即使是從最近的情況來看,2005年度和2006年一季度報表顯示,A股上市公司平均凈利潤分別下降1.4%和13.2%,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分別下降7.8%和19%,其業績滑坡現象依然存在。 此外,由中國復雜的國情決定,監管機構的介入方式、介入深度、介入時機,也面臨著諸多難以權衡的現實困難。但是,無論如何,就其基本思路和基本抓手而論,均應向著保護普通投資者、維護市場公平性的方向轉變。只有這樣,才能走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怪圈。 機遇與挑戰總是并存的。當前有利的條件是,與資本市場發展密切相關的現代企業制度改革、商業銀行改革、社會保障體制改革等各項改革進一步深化,為資本市場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即使從短期穩定來看,由于人民幣升值預期仍在高位,寬貨幣格局也不會出現突然逆轉,因此資金大逃亡的局面不會上演。這些都是本輪行情與1999年“5·19”行情所根本不同之處。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我們不能抓住當前有利時機,在市場和監管兩大方面實現質的飛躍,一旦經濟景氣度下降,資本市場的改革可能又會陷于重重困難之中。 因此,對于中國股市而言,首要任務是抓住和利用當前有利時機,真正夯實股市基礎。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