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型投資:銀行股上漲的背后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01日 18:18 經濟觀察報 | |||||||||
本報記者 劉兆瓊 上海報道 銀行股的集體飆升成為年底股市飄紅的旗幟。從去年12月1日到12月29日,浦發行漲幅達到15%,華夏達到10%,民生達到5%,遠遠強于大盤。 “交行和建行在香港市場的上市大大拉動了A股市場的銀行股價格,另外,宏觀經濟明
銀行股價值 2005年,銀行股的走勢在意料之外。年初,市場普遍以為,作為2004年宏觀調控的延續,銀行將會出現大量的壞賬而影響到股價,市場對銀行股普遍不看好。然而令人意外的是,銀行股卻獨步一再探底的資本市場,而走出了相當級別的行情。 “事實上,投資銀行股就是投資高成長性的壟斷性行業。在利率市場化之前,這種行情一直會延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銀行分析師表示。 確實,貸款利率的下限管制和存款利率的上限使得銀行獲得超額利潤,存貸差目前一直是銀行的主要業務來源,數據顯示,存貸利潤占到銀行業利潤來源的80%以上,而存貸差一直得到政策的保護;另外,中國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失調嚴重,占比分別為10%和90%,直接融資市場的欠缺使得依靠銀行的間接融資成為企業資金來源的主要渠道,這也從長期保證了銀行的超額利潤。 而對于眾多銀行共同的資本充足率之困,繼被允許發行次級債之后,時至年底,銀監會又頒布了《關于商業銀行發行混合債券補充附屬資本有關問題的通知》,開辟了商業銀行補充資本充足率的另一重要渠道。 “混合債券為那些還沒有發次級債的銀行提供了機會,估計最先發混合債券的將是那些資本充足率接近邊緣,還沒有發次級債的銀行。資本充足率中,有50%可以由次級債補充,其他50%將可以由可轉債、一般儲備等補充,所以混合債券能夠補充的大約在20%左右。而且混合債券雖然期限長,但是發行成本卻不一定高于次級債,所以對銀行來說是補充資本充足率的不錯的途徑。”邱志承認為。 另外,招行、浦發都開始計劃香港上市,上市銀行還可以通過定向增發、二級市場增發等方式補充資本充足率,這將使高懸于銀行頭上的“資本充足率”之劍不再那么可怕。 海外沽值提升 此外,下半年以來的銀行股行情也大大受惠于香港上市的建行,和行情走勢甚至好于匯豐的交行。 建行在2005年10月27日,香港上市,價格為2.35,到12月21日,股價為2.675港幣,升幅達13.83%;截至2005年12月23日,建行的市凈率2.74倍,交行的市凈率為2.68倍,與之相比,招行、浦發、民生的市凈率分別為2.42、2.14、2.04,在香港上市的銀行的市凈率大大高于國內A股銀行股。 “從贏利能力來看,A股的上市銀行決不會比香港上市的兩家公司差。除了有良好的戰略投資者,國家的信用,財政的支持,從銀行本身來看,股份制銀行不會比國有銀行差。所以既然建行、交行都能夠賣一個很好的價格,國內銀行股自然也受到了提升。”一家股份制銀行的內部分析人士認為。 除了這個被低估因素,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也令國內銀行股得到提升。“海外銀行股的大幅提升反映了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這個預期在5-10年內不可能完全消失。在A股市場上,以人民幣標價的資產自然會大幅上漲。”邱志承認為。 “準防御性”股票 事實上,對于年底銀行股的飆升,有相當多的機構是作為防御性投資。 “未來宏觀經濟形勢不明朗,很多企業的利潤下滑,贏利能力不確定,銀行股可能會相對好一些,所以增倉了一些。”一位基金經理稱。 “本來一直比較看好醫藥、港口行業等防御性行業,但是這些周期性行業都可能遇到瓶頸,而且一些公司會受到不明朗的匯率政策的影響,相對而言,銀行股可能會更好一些。”這家基金公司12月份剛剛買了一上市銀行的股票。 “我個人認為,對于明年經濟減速的擔心在加大,投資者不敢投一些周期行業,銀行以發展平穩的服務產業的形象被廣泛接受,加之外資的看好,所以買的機構很多。”華夏證券佘閔華分析認為。 盡管如此,也有市場人士認為,銀行股作為宏觀經濟形勢的反映,如果遇到宏觀環境不好,將會產生更多的壞賬,從而對長線投資并不看好。“從目前上市銀行披露的報表來看,還都沒有經歷一個完成的經濟周期,大多是對不良資產的剝離。未來不良資產會上升多少,還難以判斷。” 對此,中金報告認為:“雖然銀行的不良資產規模會有所上升,但是不良率持續下降,而且各家上市銀行大多采取了保守的撥備政策。” 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師也認為:“銀行具有消化和內部核銷的能力。再加上充足的撥備,只要宏觀經濟不出現大面積的惡化,銀行股應具有很大的潛力。” “在中國銀行業的風險控制能力相對低的條件下,準備金計提的充足程度非常重要,主要上市銀行的不良率都很低,準備金也較充足,因此在經濟減速的情況下仍具備相當的持續發展能力,當然各家銀行之間也有很大不同。”佘閔華認為。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